第(1/3)頁 略過了蔣老漢等百姓,因為找到了一個工錢高昂的好活計,心中興奮的情緒不提。 之后不多的時間之后,又有著十幾個百姓帶著勞動工具加入,其中還有著兩個木匠,全部都成為了胡彪他們手下的臨時勞動力。 羽漢楓這個菜鳥,臨時充當起了施工員。 對著一份黃逸之畫出來的草圖,開始指揮著這些百姓們拿著自帶的勞動工具,在遂風墩之外忙活了起來。 又關于本次,胡彪他們本次打算一次性的雇傭五十個勞動力,這一個決定其實是經過了一眾網友們的集體討論之后,深思熟慮的結果。 原本占地面積在五六百個平方米的遂風墩,就是一個小型土質城堡的模樣。 三米高的土臺子上,不僅有著一圈一米多一點點的土墻,還有一些用磚土修葺的房間和倉庫;總的來說,在防御力方面還可以。 但是自從一個多月前,這里被路過的韃子攻破過一次后。 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很多地方就差點意思了。 更何況,胡彪他們面對著五天后不知道強度多大的戰斗,自然想著在有限的時間里,盡量將遂風墩這里的防御工事加強一下。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加強成一個沒有死角的鐵桶防御陣型。 具體的加強方案還不少了,比如說: 第一、將遂風墩外面,那一條早就干涸了不知道的壕溝,溝底的一些淤泥挖掘出來、運走。 將原本不過只有兩米不到的深度,一米多寬的壕溝,起碼要達到三米深、兩米寬的程度,讓韃子沒有辦法直接爬墻。 底部安裝一些削尖的木棍,最好從二里外的河里引水過來,將壕溝中灌滿。 不然的話,這一種土質的城墻韃子用著兵刃,輕輕松松就剩挖出了一些可以攀登向上的借力處來。 甚至更兇狠一點,韃子都能將一截土墻都給你挖塌掉了。 第二,韃子的騎射功夫很厲害,對于遂風墩這種地形的防御人員,威脅上也是很大。 往往他們在馬背上快速移動的時候,手里射出的箭支能精準地命中目標;反而防守一方的他們,因為箭術方面的原因,卻是很難射中這些移動靶。 所以他們準備在遂風墩四周,一百五十米之內的地面上,挖掘出密集的陷馬坑來。 都不用挖得多大、多深,有個碗口大小,二三十公分深就足夠了;足夠飛馳起來的戰馬,一腳踏進去后將扭斷腳環,將身前的騎士甩飛掉。 真打起來,韃子要是敢一窩蜂地沖過來玩騎射,摔不死這些王八蛋們。 第三,區區五天的時間里,估計是沒有辦法將遂風墩那一道四五米高的土墻,貼上一層青磚,讓其變得更結實了。 也沒有什么辦法,將整個土壘出來的遂風墩加高。 不過大家一致認為,短時間里增加不了高度沒關系,但是完全加裝一些箭樓之類防御的設施。 除了在墩頂直接豎起來,增加了高度的那么一種箭樓;還可以加裝一些延伸出土墻的箭樓。 更準確地說,是一些延伸出去的木質平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