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個前半邊頭皮剃得發青,三十歲年紀、一襲青布長衫、讀書人打扮的漢子,腳下飛快地走了進來之后。
不多時,就來到一個偏院的某間房門前,抬頭就一陣‘當當當~’的用力敲了起來。
一邊敲打、一邊海在嘴里大聲喊到:
“復生、復生,不要再睡了,昨晚可出大事了~”
以上的話語,在喊到了第三遍的時候,房門終于被人從里面打開了,一個看起來二十七八歲的漢子,帶著滿眼的血絲打開了房間門。
見狀之后,敲門的人本能間就在嘴里嚷嚷出了一句:
“復生,你昨夜又熬夜通宵看書寫字了吧,老是這樣怎么能行,可是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才好。”
面對著好友的關心,那復生笑了一笑后,用著一嘴湘省官話開口:
“無妨,昨夜看先秦時期一些墨家經典后,心中若有所得,才忍不住多看了一會,平時已經很少熬夜了,建通兄無須擔心。
對了!讓建通兄如此行色匆匆,到底是發生何等不得了的大事?”
聽到了這樣一句,被稱作‘建通兄’的男人,這才反應過來。
向著身后看了一眼,確定院子里沒有其他人,才是從懷里拿出一張滿是小楷字跡的紙張后,神神秘秘地送了過來。
在復生接過、看起來的時候,他也在嘴邊說起了其中的一應緣由:
“想不到在南洋一地,數百萬之眾的華裔,他們雖然人遠在萬里之外,卻是一直如此心懷故國。
而若是按照洋人的規矩,既然我大青承認雙國籍,那么他們現在依然是我大青的子民。
如今這些人在南洋的大青子民們,正是大難臨頭之時;朝廷不僅要發照會斥喝那些荷藍人,責令其好好管束麾下土人、不可亂來。
更要派遣鋼鐵大艦上門,宣我大青的赫赫天威~”
沒錯!當前復生正在看著的內容,正是胡彪他們昨日半夜明碼通電,向著整個星球發送的那一份電文。
因為功率、地理環境等眾多影響,說是全球都收到了指定有些扯淡。
不過在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無線電電報機,好些都收到了相關信息。
結果,也正如李中堂所預料的那樣,在大青國境中太多的無線電報機收到了電文后,消息根本沒有辦法壓住了。
于是在極短時間里,這一份通電就引起了巨大的風潮來。
絕大部分人,在此之前都沒有聽說過的泗水城,居然是在極短的時間里,牽動了千萬大青有識之士的心。
復生匆匆看罷了電文后,嘴里贊同的說到:“當是如此,既然南洋同胞不負我大青,大青自然也不能負了他們。
根據電文上的說法,泗水城的情況危急無比。
所以此事宜早不宜遲,要讓朝廷盡快聯絡荷藍人,讓他們先嚴加管束麾下土人們,免得一眾同胞遭受大難才好。
這樣,你我雖然只是區區舉人功名而已,但是也認得好些其他在京讀書、等待大考的舉人們,
不如我們寫一份陳情書,托某位大人轉交朝廷諸公,建議他們速速行動起來如何?”
“復生老弟的主意,自然是極好的了。”
聞言之后,建通兄當即就表達起了贊同之意。
少頃,在想到了什么之后,嘴里又補上了一句:“復生老弟的錦繡文章,比起我可是好多了,所以不如你來寫,我附上名字就好。”
面對著這樣一個說法,復生一點也沒有推遲的意思。
走到了窗戶邊的桌子后,看了一眼窗外的院子,低頭很快熟練地磨出了一硯臺黝黑的墨汁。
用一支狼毫沾染了墨汁后,就在一張大號的宣紙上,筆走龍蛇一般寫了起來。
一口氣寫就了下來,硯臺中的所有墨汁幾乎剛好全部用完時,數百字的一篇雄文卻已經寫完。
再讀了一次后,覺得根本不用改一字后。
這個叫做復生的漢子,就在上面鄭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譚chi同。
三個小時之后,這樣一份一共有著103名大青各地舉人,共同簽名陳情書,被譚復生交到了大青總li衙門的一位大人手里。
在得到了這位大人嘴里,保證一定會與其他朝廷大員,盡快、認真研究此事后。
雖然在數年之前,就游歷過直隸、甘、邊疆、陜、中原、鄂、贛、蘇、皖、浙、魯、晉等省,觀察風土,結交名士。
也算是對于大青各地的民情,有著一定了解的譚復生。
就與其他舉人同伴,對著這位大人鄭重行禮后,就結伴興高采烈的離開了;行走之間,臉上說不出的興奮,覺得自己總算做了一件大事。
等到走出不遠,更是遇上了自己江湖好友,被京師爺們稱為‘大刀王五’的漢子,當即之下就約好找個館子,好好的喝上一杯。
可惜在此刻,有些意氣風發的他們不知道的是。
他們的那一份陳情書,轉頭就被那位大人扔在了案頭,不知道過多久后才能被打開。
又或者換一個說法,除非事情鬧到了更大之后,才會被打開;在此之前,只能是在那里默默吃灰而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