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沈寶蘭剛回沈家溝的頭兩天,村里人都沒太在意,以為只是尋常的回娘家,甚至還有人打趣劉翠花,夸她有福氣,女兒嫁到了城里還經常回鄉下娘家看她。 可眼看沈寶蘭一住好幾天,絲毫沒有要回婆家的意思,村里人紛紛就猜測沈寶蘭是不是跟婆家鬧別扭了。 有好事者跑去了城里面打聽。 哦喲,一打聽可不得了,沈寶蘭惹出了大亂子,差點沒吃牢飯!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半天功夫不到,整個沈家溝,乃至周圍的其他村子都傳遍了沈寶蘭的“英勇事跡”。 “聽說了嗎?沈大山家那閨女,做糕點把繼子和幼兒園班里的孩子肚子給吃壞了。” “劉翠花家那丫頭,做糕點差點沒把幼兒園的孩子給毒死了。” “知道嗎?沈寶蘭把人孩子毒死了,人家要找她賠孩子的命,她現在躲娘家不敢出門呢!” “造孽哦!這個喪門星,打小我就看出她不是個省心的玩意兒!” 謠言就像瘟疫,不僅傳播得快,還不斷變異升級,傳到最后,連沈寶蘭被槍斃后墳包建在哪個山頭都傳得人皆盡知。 秦金蓮聽到這事的時候,樂得直拍大腿,差點沒把大牙笑掉了。 作為同村人,她當然知道沈寶蘭沒有毒死人,也沒有被槍斃,但并不妨礙她看劉翠花笑話。 她和劉翠花都是從隔壁燕子溝嫁來沈家溝的。 當初,她一眼相中的是沈寶蘭她爹沈大山,沈大山長得俊,個子高,下地干活更是一把好手,十里八村的未婚姑娘都想嫁沈大山,也包括她。 結果劉翠花那個不要臉的,居然使手段硬生生將沈大山給搶走了,害她只能嫁給又矮又窮的沈建國。 也是從那時候起,兩人就開始不對付,并把這種思想延續到了沈明珠和沈寶蘭身上。 如今,看到劉翠花女兒鬧出這么大的丑事,可不把秦金蓮給高興壞了。 光是看笑話不夠,她還要趁機上門嘲笑,想要親眼看到劉翠花氣歪臉的樣子。 “翠花,翠花,你在家嗎?” 聽到門外有人喊,劉翠花扯著嗓子嚎了句,“不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