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嚷嚷出來,到落地開造,再到飛上天,周瑞敢拍著自己最硬的地方說,對面至少需要十年。
周瑞不知道此世十年后世界會是什么模樣,也不知道十年后自己會在干什么。
但他知道,自己絕不可能還在研究“大氣層飛行器”這種低端玩意兒
他巴不得對面火速通過決議,撥款個幾百上千億,然后徹底打了水漂。
“云房”計劃啟動后的第三天,廠房內的準備工作基本已經全部就緒。
無數的設備,大量的材料,根據周瑞和“研究部”制定的方案,井然有序的排布在數千平米的巨大空間里。
這速度,沒的說!
后勤部負責人丁海,兩日時間,就喜提了一副黑眼圈,不過他也確實做到了自己的承諾。
而今天,“云房”就將要正式投入使用。
清晨,近200號人,集中在廠房大門前。
周瑞舉著擴音器,做著最后的講話。
“各位!沒有動員大會,也沒有紅綢帶給我剪,蓉飛領導和我說好歹要搞一個開工儀式,我跟他說:我們不是早就開工了么?”
下面有隱約的笑聲,大家心情都比較愉悅亢奮。
周瑞有些發(fā)蒙的聲音,繼續(xù)從擴音器里傳來:
“我問他,開工儀式都干些什么,我沒弄過,他說要打打氣,鼓鼓勁,告訴大家這個項目有多重要,督促大家多多努力,如果我不擅長,他可以代勞來講兩句話。”
周瑞并沒有邊走邊說,也沒有站在高處,而是和所有人同站在地面上,但話語卻能清晰的傳遞出去。
“我對他說,鯤鵬項目組胸膛里自有一股氣,身上也自有一股勁,我們也不需要別人來告訴,說這個項目有多重要,更不需要別人來督促。”
“一階段各部、各小組的工作內容,已經明確給到了,組長向部長交代,部長向我交代,而我,會給所有人一個交代。”
這句話,擲地有聲。
比任何空話大話都有效。
代表著周瑞作為“總工程師”,自身無與倫比的信心。
這個項目,本身就是他挑起的,所有人都是在配合他。
他必須是最有信心的那個,而且要時刻展現出來。
不少人不自覺的就開始鼓掌,熱烈而持久。
陳海山個子高,站在隊伍的最后,幾天前,他感覺自己在接近年輕時的理想,幾天后,他感覺自己已經站在了理想中了。
只是
轉頭看向旁邊不遠處處
胖墩墩的食堂大媽,也在人群中開心的鼓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