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嫦娥三號,在宇宙中飛行了近100小時,在凌晨2點47分13秒,被月球引力捕獲,
與計算時間有些許誤差,但萬幸的是在可控范圍內。
之后,指揮中心遠程錄入了變軌參數,嫦娥三號自身攜帶的推進器,第一次點火。
工作六分鐘后,推進器關閉,嫦娥三號成功進入“遠月軌道”。
此時距離月球表面的平均距離,為100千米。
之后,嫦娥三號還需要花費四天左右時間,尋找合適的時機,來變軌為“近月橢圓軌道”。
屆時,軌道與月球的最小距離,將只剩15千米,也就具備了落月條件。
短暫的驚心動魄后,指揮中心又變成了“站著SEE”的狀態,等待時機。
許多人在指揮中心打地鋪,佛系中又透露著緊張。
不過另一邊,卻是驚心動魄。
————
八月八日,萬里無云。
數輛越野車,正在山路中前行。
他們正在前往距離西昌基地最近的“落區”。
分級式火箭,邊飛邊扔,自然就會砸下來,十幾噸的東西,數萬米高空掉下來,要是不小心砸到有人身上
那醫保卡可是要刷爆了。
所以落區都比較偏遠,而且有專門的“落區工作人員”,根據航天局的指令,會定期巡游、疏散。
“落區”一般還搭配小型“觀測站”。
但怎么說呢,荒山野嶺的,依舊是航天體系里最苦的崗位。
和守山人大差不差
這次高空模擬,需要航天局調動“落區人員”,騰出空間才行。
車上,周瑞端著電腦,還在抓緊每一秒時間工作,同車的還有單春元、車乾。
他們的目的地倒也不是落區內部,而是落區邊緣的一處高山上。
在那里,能夠安全的觀察到整個實驗情況。
幾輛車沿著盤山路,來到了制高點,這里有著一處小塔樓,是航天局下屬觀測站之一。
周瑞來到了山崖的邊緣,這里視野極佳,落區一覽無余。
“能見度極高,風力二級,可以說天時地利.”
看了看時間,距離預定時間還有兩個小時,周瑞招呼眾人進行準備工作。
一來借用“觀測站”的設備,二來自己帶了一些。
忙活了許久,山頂陽光有點毒,單春元脫掉了外套工裝,露出了還算壯實的身軀,一腳踩著欄桿,一手掏出煙來點了一根。
一旁的周瑞挑了挑眉:“你還抽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