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原來調守約回長安,就是讓我不能兩線作戰,這是要逼我親自領兵與你兵戎相見嗎?”當沈行知收到姜璃的飛劍傳書后,已經明白了武媚調走裴行儉的真正意圖,這也是所有人都沒有看明白的。 此時沈行知其實面臨了一個很尷尬的問題,他知道武媚稱帝篡唐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可他已經將安西都護府十五萬大軍全部調到了積雷山,現在安西都護府能調動的兵馬只有五萬左右,就算在碎葉城集結這五萬兵馬,也沒有一個能單獨統帥這支大軍的將領。 而隨著武媚遷都洛陽,她也開始越發明顯的在抹除李唐皇室的痕跡,這終于引起了李唐諸王還有效忠李唐的世家反抗。 就在武媚遷都洛陽的時候,越王父子聯合了十幾位宗室王爺起兵,打的旗號就是誅殺妖后,一時間大唐數十州烽煙大起,幾路人馬都向著洛陽進發。 不過此時除了這些宗室王爺,還沒有多少世家門閥或者地方大員響應,因為武媚這個時候并沒有改國號,大的治國方針也都沒有改變,甚至她還冊立了杞王李上金為太子,依然擺出一副為李唐守著基業的賢惠皇后樣子。 李上金是李治與一個宮人所生,沒有任何的背景,其人也庸碌無才,誰都知道這并不是一個未來皇帝的人選。 當李唐諸王起兵反武的時候,許多人都覺得武媚到了眾叛親離的時候,就算李唐諸王被武媚鎮壓,這天下也必然大亂。 可是讓許多人沒想到的是,很快武媚就調兵遣將,裴旻、婁師德、黑齒常之等大唐名將親自帶兵平叛,朝堂上狄仁杰、魏元忠等能臣干吏也都為武媚盡心竭力。 一時間李唐諸王節節敗退,一個個兵敗被殺,這一次場反武行動簡直就是李唐皇室的一場劫數,有能力有名望的宗室大多數都被誅殺。 此時一些聰明人才恍然大悟,武媚遷都等等舉措,看起來更像是故意要李唐宗室起兵,好借機將這些不穩定的因素一次鏟除。 當李唐宗室快要被武媚屠戮殆盡的時候,一男一女騎著馬從蜀中向安西疾馳而去。 “武后大肆屠戮宗室,如今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她肯定是要顛倒乾坤,做古往今來的第一位女皇帝,現在只有老師能拯救大唐,我們盡快找到老師,讓他起兵討伐武后。”這一男一女正是晉陽公主和李白,而以晉陽公主對武媚的了解,她已經猜到了武媚的計劃。 李白知道自己這個公主師姐現在一定很生氣,她甚至覺得自己的皇兄,先皇李治也是被圣后害死的,而現在她的親族也正在被屠戮。 但是李白又明白,如果武媚一日不稱帝,自己的老師肯定也不會起兵的,因為圣后治下的大唐江山,確實一天比一天好,百姓們安居樂業,沒人想看到烽煙四起。 那些李唐宗室如此快速的就被平定,這已經說明了問題,還有朝中那些名將能臣,與其說他們忠于武媚,不如說是忠于這大唐盛世。 就在李白和晉陽公主去尋找沈行知時,武媚孤身一人走進了太初宮的一處偏殿之中。 這個偏殿自建成以來,一直都有守衛日夜值守,每日有宮人往殿中送飲食,有時還會送些筆墨紙硯來,隔幾日還有宮女提著熱水盛來花瓣,似乎這殿中住著一位女子。 只是殿中之人從來沒有出來過,除了那些送東西的宮女,也沒人進去過。 武媚遷都洛陽已經數月,今天也是她第一次來這里。 推開殿門里面有種少女閨房特有的清香,整個殿內也干凈整潔。 此時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女正握著一直毛筆,伏案書寫著,這殿中少女正是被武媚軟禁了快一年的上官婉兒。 武媚獨自一人進來,她腳步很輕,沉浸其中的上官婉兒都沒注意到有人靠近。 等武媚站到上官婉兒身旁時,還認真的打量著上官婉兒寫的字。 可是當她看到上官婉兒寫的內容后,臉上也不由的露出了動容之色,因為上官婉兒寫的是一首詩。 “云想衣裳花想容.......”這首詩武媚一點都不陌生,甚至她一直覺得,這首詩就是沈行知專門為她寫的。 “你的字越來越像你老師了,看來這一年的軟禁,倒是讓你心境增進不少。”武媚終于還是開口說道,是對上官婉兒的贊賞,就像一個老師欣慰的看著自己的學生。 上官婉兒愣了一下,很快就一臉恭敬的起身,對著武媚屈身一拜:“罪臣拜見陛下。” 武媚現在就是大唐的皇帝,她自稱朕,臣民們也都稱她為陛下。 “你有什么罪?”武媚站在上官婉兒身前,她低頭看著地上的上官婉兒,就像幾年前將上官婉兒帶到身邊時那樣問道。 上官婉兒依然額頭觸地,她語氣恭敬的說道:“婉兒其罪有二。其一,婉兒為陛下之臣,卻從未站在陛下角度考慮問題,是為不忠。其二,婉兒愚鈍未能體會陛下圣心,致使家族被滅,這是我無能,是為不孝。” “這一年你就想明白了這些?只認識到自己是個不忠不孝之人?”武媚饒有興趣的看著上官婉兒,說的話也有些意味深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