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接下來。 馬車緩緩十斤城內。 可是越走,李安民就越覺得不對勁。 這邰州城怎么一點受災救災的樣子都沒有呢? 按照常理來講。 像這種欽差坐鎮之處,怎么著也應該有幾個施粥點救濟災民才對。 可是他們一路走來到現在,卻根本沒看見粥棚的影蹤。 這也就更別提看見那些前來排隊領粥的難民了。 李安民亦是愈發覺得,此地的場景詭異。 隨即,他吩咐周啟道:“一會見到人,記得攔下來問問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諾!” 周啟點頭應是。 馬車前行的時間不長。 前面就出現了個身形佝僂的身影。 此人正躺在馬路邊上,一副有氣無力的模樣,似乎好幾天都沒吃飯了。 見到這場景。 李安民立即給周啟使了個眼色。 周啟也不猶豫,當即停下馬車,跑到了那人的近前。 猶豫距離較遠。 李安民也聽不清楚,兩人到底交流了什么。 可是看著周啟那個變幻不定的臉色,李安民卻是意識到了什么。 沒過多久。 周啟便走了回來,一臉的憤然。 “陛下。” “這個武華年,真是該死的很啊……” 李安民擺了擺手,道:“怎么個該死法?” “按理說。” “陛下派遣武華年過來擔任這個欽差,他不說感恩戴德,也得盡心竭力為陛下做事。” “可是他在來的第一日,便責令邰州城的糧商,將糧食價格提上去。” “更有甚者,他還自己帶來了許多糧商,讓這些人增價賣糧。” 周啟義憤填膺道:“這簡直就是在發國難財啊!” “這事兒你已經跟朕講過了。” 李安民神色淡然道:“說點朕不知道的。” “若他僅僅是漲價也就罷了。” “他還將原本山南道知道所設立的施粥點全部取消。” “不論難民是否吃飽飯,他皆一概不管,全讓這些災民自己去想辦法。” “短短幾日時間,整個邰州的樹皮就都被啃光了,又過幾日連草根都沒剩下多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