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歷經磨難-《水滸凌云志》
第(2/3)頁
到了中京之后,這些被抓來的百姓便被分作了幾撥,年輕貌美的女子都被送給王公貴族為奴,其他年老色衰的則被送到奴隸市場販賣。
而青壯的男子和王英等一眾少年孩童卻被送到遼國北部的一座軍營,青壯男子直接便被編入軍中,作為敢死隊去與金國作戰,王英等少年則被編入少年營,先是接受訓練,待其長大后再送往敢死隊。
自此以后,王英等人便開始了如同地獄一般的少年營生活,這少年營號稱鐵血少年營,營中有數千人,皆是遼國從各處擄掠而來的他國少年孩童,有宋人、金人、西夏人、高麗人、日本人以及西域人,甚至還有西洋人。
這少年營的訓練更是極其的殘酷,死亡率極高,進入少年營的孩童會有一半以上慘死在嚴酷的訓練之下。
但是只要能夠挺過這殘酷的訓練活了下來,便無一不是能夠以一當百的鐵血戰士,冷酷殺手。
而王英、燕順、鄭天壽三人竟然都憑借自己的機智堅韌硬是挺了過來,三人也成了生死與共的鐵血兄弟。
按照鐵血少年營的規矩,年滿十二歲的少年便要被編入遼軍的敢死隊,被送往金國參戰,燕順年長,就先一步被送入敢死隊,等王英與鄭天壽到了十二歲,也被送到了敢死隊。
說來也巧,王英、鄭天壽竟然同時被編到了燕順所在的小隊,當時燕順已經因為作戰有功晉升為了十夫長,王英、燕順、鄭天壽三人自此便在一處浴血奮戰。
而這與遼國連年打仗的金國,位于遼國的東北之地,也就是后世現代中國的黑龍江一帶,本是遼國附屬,只不過當時還未建國,只是一些松散的部落。
這金國雖然國小人窮,但民風卻是極其彪悍,金國百姓平時以漁獵為生,看似樸素無華,可是只要跨上馬背出兵作戰,就會立即變得勇猛無比。
遼國十分懼怕金人如此彪悍的民風,在遼國朝野上下更是暗中流傳著一句民間諺語‘金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戰’,遼國國主聽到這句諺語,心中更是惶恐,就與朝臣商議如何應對,最后便有大臣提出了‘減丁’之策。
而這減丁之策,其實就是每年派兵到金國劫掠,殺掉一部分金國的青壯男子,擄走年輕的女子以及孩童,從而使金國的人口始終保持在一個最低限度,使金國的國力無法增長,也就無法威脅到遼國的安危。
初時這減丁之策倒也十分有效,因為當時金國的各個部落還沒有聯合成一個整體,都是各自為戰,所以無論哪個部落都不是遼國的對手。
而金國各部落懾于遼國的強大,就只得臣服于遼國,年年給遼國上貢牛羊馬匹,以及美貌女子,可說是受盡遼國的欺侮。
但近年來情況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只因金國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而這位大英雄就是現在的大金狼主完顏阿骨打。
這完顏阿骨打實是一位不出世的英主,天縱奇才,才略無雙,完顏阿骨打認識到金國的各個部落太過松散,而且各個部落之間不但不團結,反而相互征戰,這樣又怎會是遼國的對手,所以完顏阿骨打便想將金國的各個部落聯合起來,一起對抗遼國。
完顏阿骨打極有手段,憑智憑力,恩威并施,只在幾年之間便將原來一盤散沙的金國各部落統一起來,其力量也是迅速壯大,很快便有了與遼國爭鋒的一戰之力,其后完顏阿骨打便率軍與遼國派來減丁的軍隊進行交戰,居然幾戰皆捷,大獲全勝。
這使得完顏阿骨打信心大增,隨后便主動出兵反攻遼國,結果又是連戰連捷,自此完顏阿骨打已是有了與遼國分庭抗禮的資本,也就此建立了現在的大金國,并自任國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县|
石狮市|
行唐县|
广饶县|
宣恩县|
伊金霍洛旗|
北宁市|
离岛区|
岳阳县|
临朐县|
禄劝|
崇左市|
通榆县|
大同县|
田林县|
绥芬河市|
榆林市|
宝坻区|
弋阳县|
碌曲县|
奉化市|
子洲县|
哈巴河县|
龙州县|
榆林市|
吐鲁番市|
乡宁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宜良县|
东安县|
紫金县|
榆林市|
巴东县|
闽侯县|
湘潭县|
丰顺县|
通榆县|
双鸭山市|
宜阳县|
如皋市|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