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毌丘儉一路猛沖來到魏軍殘軍陣中時,赫然便望見了弓遵那桿折斷的牙旗! 在韓族人不要命的猛攻之下,親冒矢石的弓遵終于還是倒下了。 此時此刻,渾身是傷的劉茂和他麾下僅存千余的大魏兒郎,此刻正宛若一只被圍困的野獸,正坐著最后的掙扎。就在劉茂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之際,遠處山坡上赫然出現的“魏度遼將軍安邑侯毌丘”的大纛仿佛一團暗夜之中的火光,驅散了劉茂心中的絕望。 “毌丘使君親自來援助我們了,兒郎們,殺!” 一內一外兩支魏軍精銳很快便會和到了一處,毌丘儉和劉茂兩人此刻就像是下山的猛虎一般,瘋狂的撕咬著眼前的敵人,不到兩個時辰,韓族那八千余合圍的大軍便被毌丘儉和劉茂二人殺退了。 毌丘儉和劉茂撿起了弓遵的牙旗,率領著麾下數千幽燕猛士宛若虎入羊群一般,趕著三韓大軍瘋狂追殺了足足三十里后,這才停下了追擊的腳步,此一戰雖然是殘勝,但整個被后世稱為東北亞的三千里沃土終于徹底被毌丘儉掃平了! 毌丘儉將沾滿鮮血的丈六點鋼矛重重的扎在了韓地之上,大聲呼喊道: “弓將軍,還有我大魏馬革裹尸的兒郎們,毌丘儉為你們報仇了!” 這一場血戰之后,東海之濱、渤海之畔的三千里沃土,莫非魏土! —————————— 幽州北伐大戰過后,朝廷開始論功行賞,安邑侯毌丘儉麾下光是憑軍功而獲封鄉侯、亭侯爵位的將士,就多達百余人! 而原本雖有才名但并無大功的毌丘儉,此次更是一戰成名,成為了帝國數一數二的青年名將。 戰后,毌丘儉還在高句驪境內穿山引渠,建造了許多便利民生的水利灌溉工事。 此戰過后,曹爽更是因為自己麾下有這么一位智勇雙全的名將而感到喜出望外,立刻決定要好好提拔毌丘儉一番。 由于幽州已平,遼東再無威脅,故曹爽將毌丘儉安排到了豫州,毌丘儉先是升遷為左將軍,又被授予假節、都督豫州諸軍事的權力,并兼領豫州刺史,不久之后,毌丘儉又升任為了正二品鎮南將軍。 至于偏遠且無事的幽州,曹爽直接安排給了他一向看不慣的孫禮。 孫禮走后,并州則安排給了穎陰侯陳泰陳玄伯。在洛陽管理了好幾年禁軍的陳泰,終于成為了封疆大吏,獲得了并州刺史、振威將軍、持節、兼任護匈奴中郎將的地方大權,全權負責并州的軍、政、法等事務。 至于陳泰游擊將軍的空缺,曹爽則專門安排了衛烈。 雖然陳泰乃是司馬懿好友陳群長子,但他似乎天生不熱衷于黨派之爭,因此自正始初年以來,他便一直上表自請外放為邊將,并沒有與曹爽和司馬懿任何一派有親密接觸。 因此曹爽對他并不反感,甚至有意去拉攏他,此次任命他為并州刺史,便是最好的證明。 而此次毌丘儉所督率的豫州,同樣是個不錯的地方。 豫州之地,進可協助揚州都督王凌以抵御東吳進犯;退則可配合中軍隨時拱衛中原京師。不僅如此,河南豫州更是曹爽一黨的根據地,此州與司馬氏一族的河北冀州隱隱抗衡,其位置自然十分重要。 —————————————— 自從前任中護軍夏侯玄調任為雍涼都督以后,中護軍這個極為重要的位置便被司馬師兼任了。 而曹爽則想出了一個辦法,來繼續掌控宮城禁衛的絕對優勢。 曹爽為了壓制司馬師,特意重組了禁軍,將中壘營與中堅營合并,交由三弟曹羲統率,再加上四弟曹訓掌管的武衛營、,曹爽兄弟手中足足掌握了三大禁軍營。 至于司馬師的下轄的外營游擊營,也已經被衛烈所占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