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恍惚之中,忽感一陣疲累,于是便在書房榻上斜倚而眠。 沒過一會兒,回廊中央的荷花池中忽然出現了影影綽綽的一個人影,曹羲凝神望去,卻發現那人的影子漸漸消散了起來,曹羲急于知曉此人是誰,可他越是看的仔細,那個影子就變得越加模糊。 正當曹羲趕上前去,想要看清那人的面貌之時,他陡然間便驚醒了過來。 曹羲這才察覺自己只是做了個夢。 當曹羲清醒過來以后,他這才回想起了夢中的細節,夢中人的衣著打扮、行為舉止,竟與當年表妹夏侯徽少年時別無二致! 曹羲這才明白過來,自己這是夢見了逝世多年的表妹夏侯徽! 媛容啊媛容,你可是有什么話想要對表兄說嗎? 曹羲回憶起少年時代的種種,一時間不禁淚眼婆娑、感慨萬千。 “夫君,你這是怎么了?” 衛鳶方才見丈夫在書房之內小憩,怕其著涼,回身去取了一件衣物打算為其遮蓋御寒,當她返回時卻見曹羲已經起身,且看起來神情蕭索,眼含淚光。 曹羲見妻子到來,收攝了一下心神,他與衛鳶一向以誠相待、從無隱瞞,因此真誠的回答道: “我方才夢見一影,形神酷似表妹,其立身在荷花池中,有欲言而止之狀,但俄而卻消逝不見,夢醒之后,不免神傷。” 衛鳶明白自家夫君乃重情重義的赤誠君子,因此并沒有感到不悅,她柔聲寬慰丈夫道: “夫君,媛容表妹逝世已久,想必是你最近忙于變法的公務,這才夢見了她。夫君不必神傷,改日我買些祭品,你我夫婦二人去媛容墓前探望一番也好。” 曹羲聽了妻子的話,心中哀傷之情稍緩,他喝了兩口熱茶后,重新回到了幾案前,開口說道: “如今司馬家一意孤行,想要在各州設立大中正來制約變法,加強氏族的選舉之權,我這兩日絞盡腦汁,寫下了這篇至公論,想必可以在輿論上遏制一下司馬家的氣焰!” 衛鳶接過那至公論,覽目看了半晌,點了點頭道: “夫君的文筆依舊不減當年。只不過司馬家此次勢在必得,夫君只憑一篇文章,真的可以鉗制的住司馬家的野心嗎?” 曹羲笑道: “夫人所言確有道理,一篇至公論只不過是一篇文章,但為夫卻在文中點明了司馬家的狼子野心,將此次設大中正之事上升到了國家安危的層面,陛下精通儒學,看到此文定可明白我的深意,必定會對司馬家的舉動有所忌憚。因此就算此文終究改變不了司馬家設大中正的想法,但我相信他們一時之間也不敢再輕舉妄動!” —————————— 夏侯玄為了防范司馬師,特意寫信安排了蘇慕從司馬駿的屯騎營轉到了司馬師的護軍營,蘇慕武藝精熟、為人爽直,且擅長營務,一來二去,逐漸成為了司馬師的親信。 ——————————— 這一日,蜀漢衛將軍姜維收到了一封加急的密信。 這正是先前在魏國涼州境內被夏侯玄、郭淮、夏侯霸挫敗的胡王治無戴寄來的書信。 治無戴在信中說,自己在魏國已然沒有立錐之地,日日擔驚受怕,因此想要舉族遷入大漢境內,歸服王化,并希望姜維可以幫助他順利南遷入蜀。 蜀漢國內如今人口稀缺,且治無戴乃是西域名王,如若能夠吸納治無戴的部族,無論是對蜀漢的國力還是威望都有好處。 姜維思慮再三,決定親自率兵北上,接應胡王治無戴。 而這一消息卻不慎走漏了風聲,被魏國雍州刺史、前將軍郭淮所探知。 郭淮并沒有獨斷專行,而是將此事立即上報給了如今已經占據了西北半邊天、頗有實權的都督、征西將軍夏侯玄。 郭淮的建議是,安排一員大將率一支奇軍阻擋在姜維與治無戴部落互通的要道上,設法阻止蜀軍和胡兵合攏一處。 長安城,征西將軍行轅內。 夏侯玄正與前將軍郭淮、征蜀護軍夏侯霸、南安太守鄧艾等人一塊商討著阻止蜀胡交接的具體計劃。 “諸位將軍,郭淮將軍日前得到消息,我大魏涼州境內之前反叛的胡軍殘部,與蜀將姜維互通款曲,企圖舉族南遷入蜀,姜維打算親自率兵再次北犯,以接應胡王治無戴的部眾。此事事關重大,如若讓胡蜀陰謀得逞,那勢必將會讓蜀虜氣焰大增,讓我大魏顏面掃地,而我中原也勢必會人心惶惶。故此一戰,絕對不容有失!諸位有何良策奇計,不妨直說。” 這時,南安太守鄧艾起身了。 只見他結巴著說道: “啟……啟稟將軍,末……末將有一計,可阻……阻胡……蜀互通。” 眾人聽慣了他的結巴,因此也都沒有笑話他。 經歷了這幾次大戰之后,沒有人會懷疑鄧艾的才能。 鄧氏,曾經也算是南陽新野一帶的大族,但鄧艾卻自幼喪父,自小便顛沛流離,過著清貧苦楚的日子。 即便如此,鄧艾還是十分上進,他從小就喜好讀書,尤其喜愛兵書與農書。 建安十三年,太祖曹操攻下荊州,將大部分的荊州百姓北遷至中原,鄧艾及其母親、族人便是在這時遷到了汝南,成為了朝廷的屯田民。 在屯田民中,有才學的人非常之少,鄧艾憑借自身才學,被當地鄉官推薦為了典農都尉學士,這雖然只是一個下級官吏職務,但對于一個出身卑微的人來說,不失為一條改換門庭的進身之路。 但因為鄧艾口吃,典農都尉認為他無法擔任重要職務,便指派他充當了一名看守稻草的小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