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陳綱立紀(七)-《玩明》
第(1/3)頁
萬磊之所以要封省遷民,除了要保持黃土高原水土之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把人口向東遷移,把開發的重點放在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地區上,而東進策略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動因,那就是為向海洋進軍做準備。
輪船發明之后,大航海時代來臨,華夏文明要想有美好未來,就不能固守黃土高原上那一畝三分破地,要勇于向海洋進軍,去占領世界上最好的耕地,繁衍出更多的人口,創造更輝煌的全球文明體系,讓世界各族都臣服于華夏文明的榮光之下。
正是出于征服全世界的野望,萬磊才極力說服山西陜西兩省的官紳,讓他們去給當地的百姓做大遷移的思想工作。而有一就有二,這一次人口大遷移如果成功,以后再想把人口遷到海外,也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山西陜西兩省有人口過六百萬,這一次需要遷移的就有三百萬之多,這一個大工程是不可能一朝功成的,萬磊也知道急則無功,所以他先在水土流失最嚴重的涇河流域進行試點,將那一帶四十余萬百姓遷到關中平原地區。
關中平原,也就是渭河平原,平原沿著渭河呈東西分布,長約三百公里,寬一百公里到幾十公里不等,面積約為三萬平方公里,折算成市畝,則為四千五百萬畝。這些地都是灌溉良好的沃土,只要開發得當,足夠養活五百萬人口。而關中平原地區本來就有兩百來萬人口,再往里填充一兩百萬人口也沒關系。
萬磊事先已經說服了本地的官紳,在官紳的鼓動下,大遷移的先期宣傳籌備工作進展得也算順利,畢竟陜北土地貧瘠,百姓大多窮困,住的是土窯,睡得是土炕,家徒四壁也沒什么難以舍棄的,所以他們一聽說帶頭搬遷的給一石糧食,都紛紛響應,畢竟吃飯才是王道。
不過再窮的地方也是有富戶的,住著豪門大宅的大地主們的思想工作最難做,因為他們有房有地,現在要他們舍棄一切到別處去另謀生計,他們當然不樂意。不過,萬磊也不強迫他們,因為他們遲早會明白什么叫膛臂當車不自量力。
要知道,不是說你有幾百上千畝地就能稱之為地主的,關鍵是得有人租你的地來種,這樣才能收到地租,才能過上不勞而獲的日子。不然,憑地主一家子十幾口人要種完幾百上千畝地,全家遲早過勞死。
而當當地的百姓都搬走之后,地主家有再多的地也是一文不值了,因為政府很快就會出臺封山種樹退耕還林的“國策”,這些地主家的地就等著被征收吧。如果萬磊高興,或許還能象征性地給他們幾個征收費,如果萬磊不高興,直接把他們打成為富不仁的反面教材,直接讓他們身敗名裂,誰讓他們不肯與政府合作呢,這叫自作孽不可活。
當然,冥頑不靈的地主老財只是少數,大多數富豪鄉紳還是很精明的,他們能有今日的富貴,多是靠多年的磨礪,更加知道窮不與富斗,富不與官斗的道理,所以搬遷令一下,就有十幾個豪門大戶積極地響應號召,甚至還有人專程到西安來拜見萬磊,表明愿意出資捐助。
這種識相的人,萬磊是十分喜歡的,雖然明知道他們是在搞投機,不過也還是投桃報李,大筆一揮就給了這些家族一到兩個進入北平大學行政學院就讀的名額,那些家伙立馬大喜過望,一時間紛紛出資捐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留县|
徐州市|
固始县|
屏边|
阿尔山市|
长武县|
荣成市|
长顺县|
得荣县|
陕西省|
邛崃市|
南平市|
同仁县|
清新县|
沈阳市|
湖州市|
黔西县|
迁安市|
北碚区|
永兴县|
舟山市|
蒙山县|
海原县|
南召县|
雅安市|
聊城市|
丰都县|
德昌县|
白城市|
勐海县|
太保市|
巴南区|
德庆县|
长沙县|
汝州市|
建瓯市|
丹阳市|
日照市|
蒲城县|
澄迈县|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