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七八章 不盡長江滾滾流-《護國公》


    第(2/3)頁

    我沈家賣了崇明一半的田產,湊起足夠的銀子把去倭國的船隊擴大了一倍,去年一年賺回的銀子相當于原本所有田產的價值。那么你們為何還總是盯著那些田地呢?想想當初張獻忠劫掠湖廣,各地貧民蜂起響應,多少地主死于這場劫難?

    我們必須明白一點,太平才是一切的基礎。

    沒有太平一切都是虛的。

    而太平的基礎就是讓人人都能吃飽飯,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如果我們依然把目光盯在土地上,依然要靠地租來維持家業,那終究還是會讓佃戶吃不飽飯的。

    然后他們就會造反。

    從古至今不都是這樣嗎?

    過去我們的確沒辦法,畢竟除了收租也沒什么真正發財的,無論桑蠶還是茶葉,說到底都是地里出,可現在不一樣,開礦,做海商,開工場統統都能賺錢,而且賺得更多,那么我們為何不換一種方式?我的地都賣給了崇明所的皇莊,就按照市價,那些佃戶歡歡喜喜地入了皇莊,我用賣地的錢擴大海上貿易賺了更多錢,他們在皇莊過上了吃飽飯的日子,兩全其美皆大歡喜。

    而且我沈家還收獲了太平。

    此時崇明別說李自成之流,就是張角之流復生,也別想再煽動起百姓造反,那里可以用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來形容,我哪怕一個人半夜出城都不需要擔心什么,更不用提心吊膽害怕哪天盜匪破門。

    這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一個太平盛世,我們再有錢又有何用?北都那些死于拷掠的哪個沒錢?”

    沈廷揚多少有些意氣風發地說道。

    很顯然這兩年沈家的海上貿易的確賺了不少,之前倭國其實是鄭芝龍為主,但楊慶作主沈家和鄭家重新瓜分了一下貿易方向。后者專營南洋的海上貿易,前者專營北洋的,準確說一個以臺灣海峽以南為主,一個以以北為主,但都在南洋北洋兩大公司互相交叉持股,小的海商要么參股北洋要么參股南洋,否則就是走私。作為海運的既得利益者,他對忠勇侯那是無比支持,為了湊造船的股本,甚至賣了沈家一半的田產。

    但獲得的是豐厚回報。

    “湖廣如何能與崇明比?”

    前南京國子監祭酒,崇禎南渡前就已經罷官在家,這時候特意跑來監督湖廣四民代表團的文安之說道。

    “鐵庵兄,川貨出川難道不從夷陵過?夷陵茶難道不出名?您雇人學紅茶制法,收茶葉制紅茶運出,我可以保證運出多少賣出多少,就是不會制紅茶,直接炒制綠茶也可以。紅茶有多少荷蘭人要多少,他們在福建采購的根本不夠,哪怕就是綠茶也一樣受其歡迎?!?

    沈廷揚說道。

    中國茶葉的大規模出口,其實在明朝并未真正形成,這時候歐洲商船采購的貨物第是一絲,第二瓷,第三糖,然后才是棉布,茶葉,另外還有一樣特殊商品是書籍,這個還是很令人意外的,但各類書籍的確是大明第三大出口貨物。

    最大出口目的地是倭國。

    另外南洋一帶也大量購買大明的書籍。

    不過隨著南洋的公司成立,書籍出口受到嚴格審查,科技類書籍被嚴禁出口,而很清楚未來什么最能夠從歐洲賺錢的楊慶,早已經開始向巴達維亞大量銷售紅茶,這種東西比綠茶更容易保質。實際就算綠茶運到歐洲哪怕沒發霉基本上也就跟紅茶一個顏色了,甚至歐洲奸商為了增色都往茶葉上加銅綠,不得不說他們的腦洞也是很令人驚嘆的。

    而紅茶最大限度避免了長途運輸的變質問題。

    是紅茶成就了茶葉的出口。

    而最早記載的歐洲商船采購紅茶是福建的,也就是正山小種,這同樣也是紅茶最早見于記載,這時候普遍的就是炒制綠茶,日本甚至至今還是蒸青,直到十九世紀初才被一個光頭偷師去炒制綠茶。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泉州市| 兴安县| 谢通门县| 合川市| 若羌县| 泽库县| 菏泽市| 邻水| 前郭尔| 乌海市| 新密市| 松潘县| 防城港市| 云南省| 格尔木市| 宣汉县| 河西区| 正镶白旗| 平顶山市| 株洲县| 长兴县| 密山市| 伊宁市| 灵川县| 长丰县| 平利县| 余干县| 太原市| 蓬溪县| 安溪县| 大竹县| 大竹县| 和林格尔县| 怀柔区| 临桂县| 汾西县| 泸定县| 萍乡市| 武威市| 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