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古菡開車,一個多小時后,兩個人到了道場。 道觀在山上,但請神的道場卻設在山腳下。 林夕和古菡到的時候,圍起的道場四周已經(jīng)里三圈外三圈的擠滿了看熱鬧的人。很多是附近的村民,還有不少人舉著手機支架在開直播。 搭建的道場兩旁更是熱鬧,出現(xiàn)了兩條商業(yè)街。一邊賣小吃玩具,一邊賣元寶蠟燭。 現(xiàn)場十分熱鬧,有種在逛廟會的感覺。 看到這樣的架勢,林夕愣了愣,然后她低聲問古菡,“你確定這是道場請神?”這不一場商業(yè)活動嗎? 道場設在山腳下,是因為東家擔心在山頂?shù)烙^舉行儀式,現(xiàn)場就沒這么多人了。畢竟不是人人都愿意爬山的。 古菡也愣了下,顯然沒想到現(xiàn)場是這樣的場景。 神明受人供奉,大愛世人。想得到神明庇佑,首先人要先做到敬重神明。 請神,意為把神明請來人間走一趟。這是一件嚴肅又莊重的事情。 人與神是有明顯界限劃分的,要想打破這個界限,首先就需要人有信仰,需要非常心誠,讓神明感覺到信徒的誠意,神明才有可能現(xiàn)身。 可現(xiàn)在看這里,人多雜亂,像是一場大廟會,與嚴肅莊重可以說完全不搭邊。再者,這么多人,他們不可能每個人都是虔誠的信徒。 想到這,林夕低聲道,“看來這里就只是一個大廟會,請神應該是噱頭。萬尚崇打電話讓你來這里,應該是知道你愛湊熱鬧,讓你來這里玩的。” 聽到林夕的猜測,古菡不置可否。她推著林夕的輪椅,“這里面到底住沒住著神仙,咱們進去瞧瞧不就知道了?” 圍觀的人太多了,人擠人,林夕的輪椅根本擠不進去。 為了擠到最前面,古菡非常不客氣的使用了道法。 道法開道,古菡推著林夕順利擠進人群。 道場是用木樁和黃布簡單圍成的。 八根大木樁,木樁與木樁之間纏著一人多高的黃布,只有兩根木樁沒有被黃布連接,當做是道場的大門。 古菡推著林夕就站在兩根木樁臨時組成的大門前面。 跟外界的鬧哄哄不同,道場里面不管是布局還是使用的工具都十分專業(yè)。 而古菡和林夕在看清道場里的情景后,兩個人也都收起了看熱鬧的心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