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判若兩人-《大理寺小郎君》
第(1/3)頁
崔三肅然的臉色,像是有急事的樣子,一見元博便不停地使眼色。
元博了然,卻是先擺手讓崔三稍待,而后轉頭對韓商說道:“刺殺阿史那和犧牲公主的理由很簡單,第一,太子戰敗,內閣決議和親,朝廷應對突厥進犯的懦弱與無力方式,已然引起了巨大的民心動蕩。尤其是在燕云之地,數十萬百姓陷入戰火,朝廷卻畏首畏尾,毫無作為。”
“太子的威嚴盡失,民心渙散。在此等情況下,太子要挽回頹勢,只能鋌而走險。阿史那若遇刺身亡,突厥五部必會陷入動亂。占領燕云十三鎮的大軍必退,則危機可解。殺一個人,便可奪回失地,太子豈會不做?”
“第二,想要成功刺殺阿史那的前提,得先有機會接近他,將他引出草原。但要做到這點,顯然很難。正好遇上內閣建言和親,便給了太子一個契機。他知道阿史那要在云州迎娶公主,便以苦肉之計先誘導公主順從,中途再讓紅衣人伺機帶走公主,接近阿史那。而我們若毫無察覺,就只會帶著一個假替身送往臺州。”
“行刺阿史那不論成敗,公主都是必死。紅衣人不會再把公主救回來,甚至會在行刺得手之后,立馬就殺死公主。”
韓商愕然道:“為何?如果行刺成功,為何還要殺死公主?”
元博冷笑道:“因為公主若死在云州,便可說成是突厥人臨陣背棄和親協議,殺死了公主。傳到朝中,必會引起臣民憤慨。屆時,太子登高一呼,再打著為公主復仇,驅逐侵略的旗號,號召萬民支持。如此家仇國恨之下,民心必然空前凝聚,大燕軍士氣由衰轉盛,可挽回頹勢。”
韓商臉色微變道:“按照大帥的意思,太子此計,不論成敗,都已抱有必殺公主之心?行刺阿史那若成功,紅衣人會馬上殺死公主,說成是突厥人先殺公主,后有紅衣人出手復仇!若失敗,公主也得死,以給太子凝聚民心制造理由,挽回戰敗的民心之失?”
“是的!公主只是接近阿史那的工具,已然是必死之局。”
“這...太子怎會如此...公主殿下雖不是與他一奶同胞,但也是同父異母的親妹妹啊...”
元博微嘆道:“那又如何?皇家本就薄情,你還道他會顧及親情?加上正值陛下昏迷,這是太子建立威嚴,奪取民心和權勢的最好機會。豈會讓一次戰敗,而功虧一簣?”
韓商默然。
元博再次微嘆后,也不再多言,隨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如今我們只能盡力追回公主,希望她還能平安。至于太子,自有內閣與國法定論。你去吧!按本座說的做,準備三千兵馬,于城外待命。”
說完,便對崔三使了使眼色,策馬入城。
來到幽州行宮中。
元博對外宣稱公主得了風寒,將原本侍奉的太監和宮女都撤走,換上了白羽衛的醫官陪護,以掩飾蕭玥兒已經失蹤的事實。
行宮的一處偏殿中,三人聚首。
崔三拱手道:“頭兒,事情已經查清楚。根據幽州的暗衛首領所說,軍器監四大司首,其中兩人已身亡,包括荀濟與另外一人。但余下兩名,倒是留下了性命,且已經暗中送往京城。”
元博微訝,道:“送往了京城?那為何我見不到人,也收不到任何消息。”
“那首領說,是...寺卿攔住了他們,并帶走了那兩人。還囑咐說除非你到了幽州,不然不可對你透露任何消息。”
崔三正色道。
元博臉色忽而暗沉,居然是萬宗德暗中截下了軍器監存活的兩大司首?
他為何要如此做?
不想讓元博得知軍械的走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江堰市|
惠安县|
昭苏县|
天镇县|
屏山县|
德惠市|
山阳县|
铁力市|
西青区|
兴和县|
宝兴县|
瑞金市|
涞源县|
德清县|
扶沟县|
休宁县|
湘西|
肃南|
监利县|
鹿泉市|
准格尔旗|
焦作市|
凌云县|
额尔古纳市|
铜梁县|
伊金霍洛旗|
安乡县|
重庆市|
泰和县|
榆社县|
河间市|
大兴区|
安化县|
台南县|
梅河口市|
确山县|
宁明县|
定州市|
津市市|
安新县|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