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然而這卻并不奇怪,類似的世界,鳩摩斯已然經(jīng)歷了數(shù)個。 在攻略【世界線】的過程中,鳩摩斯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 那便是諸多世界中出現(xiàn)頻率最多的異族,便是海族。 甚至有些世界已然被海族所獨占,人類早就被其滅亡。 …… 這讓鳩摩斯立刻意識到,海族定然是人類的生死大敵。 聯(lián)想到中央大陸的誕生過程,鳩摩斯不禁懷疑。 大洪水時代,是否就是海族引發(fā)的。 …… 理所當然的,鳩摩斯的屁股坐在了人類一方。 所以在發(fā)現(xiàn)那個人類與海族爭斗的世界后,鳩摩斯才打算對其進行解救,挽救人類滅亡的命運。 …… 【世界線】上記錄的世界,早已然滅亡。 使用者若是嘗試解開某個繩結(jié),自身意識便會進入對應(yīng)的世界。 唯有活著從那個世界返回,繩結(jié)才會解開。 …… 這卻是意味著,必須要更改那個世界滅亡的命運。 因為使用者自身意識進入之時,已然被那方世界所同化。 若是世界仍舊毀滅,【世界線】的擁有者當然不可能“返回”,只可能為那方世界陪葬。 …… 世界滅亡的命運被改變之后,繩結(jié)便會被解開。 至于那一方世界究竟是得救了,還是仍舊毀滅,【救世會】歷代會長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 …… 有些會長認為,繩結(jié)解開,便意味著那方世界沒有毀滅,仍舊存在。 因為所有毀滅的世界,都會在【世界線】上化為一個繩結(jié)。 既然【世界線】上不存在與那方世界對應(yīng)的繩結(jié),它自然沒有毀滅。 …… 但也有一些會長,持有不同意見。 因為所謂的“解開”,只是暫時的。 一旦【世界線】的力量被動用,那些被解開的繩結(jié)又會重新恢復(fù)。 【世界線】又會變成原來的樣子。 …… 世界的毀滅與存在,怎么可能會如此隨意。 所以他們堅定地認為,逝去的已然逝去,根本不可能“救回來”。 …… 這兩種觀點各有道理。 除非能找到繩結(jié)上對應(yīng)的世界,不然根本無法證明誰對誰錯。 鳩摩斯本人,乃是第1種觀點的信奉者。 他堅信繩結(jié)被解開,便可以拯救世界。 …… 即便那些世界終究又會毀滅,但卻也是多存在了一段時間。 不然歷代【世界線】持有者所作出的“犧牲”,豈不是毫無意義。 …… 正是懷著這一崇高的“使命”。 在遇到了那一方奇怪的世界后,鳩摩斯才想對其進行拯救。 當然,鳩摩斯也不是沒有私心。 比如在那方世界中,海族竟然可以被轉(zhuǎn)化為人類,這就引起了他的興趣。 …… 若是人類也可以轉(zhuǎn)化為海族,即便只是“變身”。 那么海洋對于人類而言,將不再是夢魘絕望之地。 人類終將擺脫中央大陸的桎梏,進軍更為遼闊的世界,重鑄輝煌。 …… 滿懷著期待,鳩摩斯投入到了拯救世界的大業(yè)之中。 他很快發(fā)現(xiàn),海族之所以能轉(zhuǎn)化為人類,卻是因為人類中存在著兩位“先知”。 正是這兩位先知,主導(dǎo)者人類的一切。 想要拯救人類,自然也只能從先知著手。 …… 鳩摩斯全程見證了那方世界人類的滅亡,并對此有著自己的見解。 人類滅亡于不團結(jié),這是明擺著的事情。 其實中央大陸當年,同樣有著類似的問題。 但他們【救世會】誕生了,實現(xiàn)了人類的大團結(jié),大和諧。 …… 身為新一代救世主,鳩摩斯動用自己的力量,對兩位先知進行影響,讓他們選擇“攘外必先安內(nèi)”。 這是【救世會】的成功經(jīng)驗,也算是路徑依賴了。 然而結(jié)果卻是失敗了。 鳩摩斯對此自然是很失望,但卻并沒有氣餒。 …… 拯救世界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失敗在所難免,是正常的。 反正他有著充足的“替死鬼”,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 …… 鳩摩斯還不信了,區(qū)區(qū)海族罷了,難道自己還能搞不定? 伴隨著鳩摩斯“重開游戲”,世界隨之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