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原來這就是我靈性能夠自行增長的根源。” “沒想到我還是特權階級!“ 陳琦讀到這里的時候,總算知道自身靈性頻率為何會自行增長。 他之前還以為所有的超凡者都是如此,沒想到這只是新法的特權。 當然也不是沒有代價,比如他已經被四象書拉黑了。 好在陳琦本就沒打算與其簽訂契約,這倒也算不得什么損失。 之前為了“平息輿論”,陳琦不得不中止閱讀,處理那一攤子麻煩事。 事態平息后,在等待源礦自行恢復期間,陳琦終于完成了對《里世界通識》的整篇研讀。 真是沒想到,內環世界已經是新法的天下,古法竟然只存在于外環世界。 新舊古法的劃分,著實刷新了陳琦對于靈性與超凡的認知,直接讓他的靈性頻率達到了42。 不得不說新法就是方便。 可以說這本《里世界通識》,絕對是陳琦此戰最大的收獲。 ······ “新舊法爭鋒3000多年,里世界的超凡格局雖然沒有大一統,但卻也不再是之前那般混亂不堪,迷霧重重。” “關于靈性覺醒,因為乃是雙方論戰的焦點,倒是徹底掰扯了個明白。” 《里世界通識》中記載,靈性覺醒分為兩種,先天覺醒與后天儀軌覺醒。 所謂先天覺醒,既不依靠任何外力輔助,生命只要成長到一定階段,就能徹底掌控自身所有靈性,自行覺醒。 這類生命一旦覺醒,直接就能捕捉靈能。 一般而言,智慧生命中只存在少量的這類個體。 人類中往往上百萬人,才會出現一個天生的靈性覺醒者。 在古代,這些天之驕子往往是各大超凡體系爭搶的重點。 很多時候一兩名天才就能決定某家超凡體系的興衰。 但他們畢竟只是少數,里世界更多的還是后天覺醒者。 后天覺醒者,顧名思義,就是借助外力,通過各種儀軌完成了靈性覺醒。 與先天覺醒者不同,后天覺醒者并不能直接接觸到靈能。 所以他們往往需要跟各類存在簽訂契約,以此獲得靈能。 根據契約對象的不同,超凡體系可以繼續劃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簽訂契約的對象為某種特殊存在,比如以魔法傳承為代表的四象書。 第二類,簽訂契約的對象為某種特定靈能,比如以修真傳承為代表的各種靈氣。 當然,第2類傳承從不認為自己與靈能簽訂了契約。 他們堅稱自己只是“錨定”了某種特定靈能,一切都是靠著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外界賜予。 某種程度上來說,事實的確是如此。 他們利用秘法,讓學徒們在靈性覺醒過程中直接錨定了某種能量。 但《里世界通識》的編撰者,仍舊將其它們的“錨定”視作“契約”。 因為本質而言,這就是一種排他性契約。 契約者所付出的代價,就是無法使用其他類型的靈能。 《靈界宣言》,或者說新法,本質而言也不過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后天覺醒儀軌。 只不過它契約的對象很特殊,為神秘莫測的靈界。 但既然是后天覺醒者,自然也無法自行捕捉靈能。 這就是陳琦現在捕捉不到靈能的根源。 好在靈界賦予了覺醒者靈性自行增長的特權,達到某一特定靈性頻率后,便可以自行捕獲靈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