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翌日,當朝太傅兼平章軍國事韓侂胄于垂拱殿宣布發動北伐。 對于韓侂胄這般倉促的決定,滿朝文武無論是主和還是主戰,內心都是反對的,但迫于韓侂胄廢帝立幼的滔天權勢,以及臨安城大夏天兵的威懾,他們也不敢真的出言反對,至少不敢第一個出言反駁。 所有聰明人都在等待一個冒失的出頭鳥。 很快,這個出頭鳥出現了,他就是昨日當街拔劍,欲螳臂當車的辛棄疾。 辛棄疾聽聞了韓侂胄廢帝立幼之事,于是憤而攜佩劍上朝。 他原以為此行必是一番腥風血雨,卻沒想到奸相韓侂胄的爪牙絲毫沒有阻攔,反而還恭恭敬敬地將他迎進了垂拱殿,允許他以布衣之身立于滿朝文武之中。 這一下子給辛棄疾整不會了,他想著先看看情況,再決定要不要當庭刺殺奸相韓侂胄。 然后他便聽到了韓侂胄宣布發動北伐的消息。 聽聞此言,辛棄疾先是一驚,隨后便恍然大悟,以為韓侂胄做出如此大逆之事,是為了能盡早北伐,于是辛棄疾不顧布衣之身,連忙出言勸說韓相,希望他謀定而后動,不要貿然發動北伐。 但韓侂胄態度堅定,表示北伐勢在必行,并揚言有大夏天兵相助,金軍不過是土雞瓦狗,插標賣首耳。 眼見著韓侂胄之意已決,辛棄疾只好退而求其次,接受了韓侂胄的提拔,成為了定遠軍副將。 而定遠軍的臨時主將,正是一時興起,想過一過將軍癮的鄧有剛。 當然,一時興起歸一時興起,鄧有剛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他明白自己不是統兵打仗的那塊料,于是便向韓侂胄要來了辛棄疾,又找趙立河要來了之前聊得不錯的寧建軍,趙立河欣然應允,并命寧建軍帶著一個坦克連隨行。 韓侂胄發動的北伐戰線共有三條,東部戰線以一萬兩千余定遠軍和四萬禁軍為主力,并以山東京東招撫使郭倪與建康府都統制李爽麾下的軍隊為側翼,北上進攻兩淮區域。 中部戰線則全權交給趙立河的大夏第一裝甲師,原本安排在這條戰線的江陵府副都統制皇甫斌與江州都統制王大節則被調往西部戰線,名義上是協助西路大軍統帥吳曦從成都出兵,奪取關中腹地,實則是奉韓侂胄與陛下密令,伺機奪權,拿下這個將來會割地叛變,自立蜀王的叛國賊吳曦。 待各路大軍安排妥當,韓侂胄以幼帝的名義發布討金檄文,宣布北伐戰爭開始。 各路大軍齊齊發動,西路皇甫斌在前往川蜀門戶大散關的路上率先發難,靠著趙立河派去的百余名親衛拿下了早有反意的吳曦,并于大散關重整西路大軍,向北進攻鳳翔。 東路的郭倪與田俊邁等人建議大軍采取佯攻之計,先在壽春侵襲誘敵,而后派主力猛攻泗州,進而拿下淮東戰區全境。 東路大軍最高統帥鄧有剛采納了他的計謀,命郭倪與田俊邁率大軍主攻泗州,自己則帶著一萬兩千余定遠軍進攻壽春,行誘敵之計。 但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定遠軍這支新軍的戰力著實是有些驚人。 在楊鐵心與郭嘯天等人的猛攻下,壽春一日而下,金國大軍主力也因此震動,被誘至壽春城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