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隨后他在工作群里發通知,讓大家做好臨時查房的準備,結果等了一個小時,趙原并沒有出現,主任雖說被無形中放了鴿子,沒找那個“狼來了”的護士算賬,畢竟護士也是善意的。 趙原本來是打算到內分泌科看看,結果中途接到電話,普外那邊有臺手術,想請他過去看看,天華普外的高手不算特別多,但隨著秦國強外調深州支援大灣區合作醫院,實力有所下降。 秦國強離開的同時也調走了一批核心骨干,畢竟這些都是他培養起來的親兵,更加好用,此消彼長,天華的普外暫時處于弱勢。 趙原來到普外手術室,病人躺在手術臺上。 主刀醫生剛從副主任升為主任,雖說天賦不錯,但應變能力欠缺了些許,整個人臉上露出慘白血色,看到趙原之后,宛如看到了救星。 “得到家屬的同意,我們準備做腔動脈造影術+肝動脈栓塞術,在此過程中,找到了肝腫瘤內部的出血點,及時進行了栓塞,大量的出血被止住。 但是,血紅蛋白繼續下降,提示內部仍有滲血!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到了25%,而更為嚴重的是,患者的血小板、纖維蛋白源進行性下降,D-二聚體逐漸升高,提示存在DIC(播散性血管內凝血)。” 趙原朝主刀醫生掃了一眼,站在主刀位置,開始接管手術。 有些腫瘤適合介入栓塞,但有些腫瘤并不適合。 而且,普外做介入手術,有“搶活”的嫌疑。 病人家屬在聽取主刀醫生的結論時,選擇了對病人傷害比較輕的手術方式,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的風險。 主刀醫生比較年輕,也比較自信,顯然沒有充分考慮手術存在的風險。 趙原迅速做出判斷! 肝臟上的腫瘤雖不是惡性的,但大概率是腺瘤,由肝內動脈血管供血,血流壓力較大,三分之一的患者可能發生大出血,而一旦腫瘤破裂出血,多數情況下甚至來不及上臺搶救。 電刀剛剛從皮膚劃過,淡紅色的血水就滲了出來。 打開患者的腹腔,4000多毫升的積血便如泉水般涌出。 兩臺吸引器快速將腹腔內的液體往外吸。 趙原朝主刀醫生掃了一眼,吩咐,“將切口延長到肋緣下。” 擴大切口后,腫瘤破裂處“像火山口”一樣,中間有血液向外涌出,趙原用五塊厚紗墊才順利壓迫止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