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需要動腦子的。 說實話,要是鄺明鑒帶來的是魏大群,而不是范洪鵬,趙康明就不會用這套戰術了,因為對于擅長指揮防線的魏大群來說,自己這么做作用不大。 但偏偏,鄺明鑒讓魏大群休息,帶來的是范洪鵬。或許鄺明鑒也是研究過胡萊的,覺得以范洪鵬的身體條件,完全可以碾壓胡萊? ※※※ 范洪鵬很快就發現他并不是只需要防守胡萊。 有些時候胡萊不會出現在他這邊,而會去找本場比賽頂替魏大群首發的年輕中后衛韓巖。 韓巖是球隊的替補中后衛,今年二十五歲,作為一個職業球員來說,這個年齡不算年輕了。但是和二十九歲的范洪鵬和三十一歲的魏大群比起來,依然是“年輕球員”。 因為范洪鵬和魏大群這兩個搭檔的緣故,再加上他年齡也超過了二十三歲,無法享受足協的u23政策,所以他出場機會并不多。 對于他這樣不上不下的球員來說,足協杯就是少數可以首發出場的機會。 這場足協杯比賽,他就被鄺指導派上了場。 當胡萊去找韓巖的時候,陳星佚就會來和范洪鵬對上。 有些時候,張清歡也會殺入禁區,像是一個中鋒一樣。 但無論是胡萊、陳星佚還是張清歡,范洪鵬都不在乎。 在他眼中,這都是三個小不點。 個子最高的是陳星佚,身高有一米八四了,但太瘦,根本頂不住他的壓迫。 張清歡一米八二,也不是一個身體素質多么出色的球員。 最后那個胡萊就更別提了,身高一米八都沒有,在他眼前就是個弟弟。 這三個人任 個人任意一個人來,在范洪鵬眼里,都跟白送一樣。 但是很快范洪鵬就發現了不對。 因為這三個人并不是上來和他單挑的,而是……群毆! 當張清歡出現在中路的時候,他準備好正面攔截張清歡,結果張清歡轉身把足球傳給了陳星佚,陳星佚在禁區外直接一腳遠射,高出橫梁。 下一次閃星的進攻時,面對他的換成了陳星佚。 陳星佚連續變向晃得他已經有點站不穩的時候,突然把足球送去了肋部空當,胡萊在那里直接起腳射門,稍微正了點,被球隊的門將黃安杰抱在了懷里。 雖然都沒有進球,但是在范洪鵬看來,卻次次進攻都威脅到了自己身后的球門。 顯然,他遇到了麻煩。 在海河雙港的教練席上,主教練鄺明鑒看到這一幕,開始后悔為什么帶來錦城的是范洪鵬,而不是魏大群了。 他沒想到閃星的前場三叉戟能夠配合默契到這種地步。 范洪鵬不擅長指揮防線,平時都是魏大群來做這種事情,他只需要聽魏大群的指揮,然后去防守就行。 現在當他成為閃星三叉戟重點攻擊的突破點時,他無法指揮后防線協防他,在他身邊自然就出現了一些漏洞。 鄺明鑒在心里開始默默盤算要怎么進行調整。 他低下頭拿出磁吸式戰術板,用磁鐵小棋子在板子上劃來劃去,嘗試思考如何應對。 就在這時,他聽到看臺上的歡呼聲突然拔高了。 與此同時,他旁邊的助理教練喊了一嗓子:“我操,陳星佚!” 他連忙抬起頭望向自己球隊的禁區方向。 他望見了陳星佚的背影,只見他帶球從邊路突然內切,在禁區前沿橫向盤帶! 海河雙港的隊長,后腰仝欣上前想要斷掉陳星佚的球,卻被陳星佚用一個油炸丸子的動作給晃開了! 歡呼聲又大一些! 這個時候的陳星佚已經把足球帶到了罰球弧頂一帶,他可以直接起腳射門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