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更俗最新小說》
第(2/3)頁
“陳爺,柳石泉看似你的親信,但他暗中對唐魁之死心存不滿,只是隱藏比較深而已,但若非如此,我也不會用他來試探鐵石巷是不是陷阱——他今日死在這里,你莫要覺得可惜,”鄭恢輕輕按了按陳子簫的肩膀,說道,“你要不信,回去后找鄔七問問柳石泉有沒有背著你說些怪話,但我們現在得走了,此地不宜久留!”
陳子簫輕吸一口氣,說道:“我不是為柳石泉之死感到可惜,只是徐氏在這桐柏山里,勢力著實很大,而鄭先生你所說靖勝軍老卒,多為徐氏鄉兵的骨干,徐武富極為倚重,不可能輕易棄之。我想僅憑虎頭寨的勢力,未必難叫鄭先生如愿啊……”
“事情是比想象中棘手,更需要我們有抽絲剝繭的耐心去解決,急切不得,”鄭恢毫無擔憂的一笑,說道,“再說了,陳爺以兩百賊匪歸附朝廷,相爺也不便直接出面替陳爺說項。即便相爺暗中使些力,陳爺換個地方擔任巡檢使就頂天了,陳爺都未必會覺得比留在山寨逍遙自在呢。不過,陳爺倘若率賊兵勢眾,州縣不能制,相爺到時候再出面招攬,不僅面子上有光,給安排的差遣也定能真正叫陳爺你滿意啊!”
“……”陳子簫目瞪口呆的看向鄭恢,有些磕磕巴巴的問道,“這不就是成了養,養哪啥……”
“陳爺是想說養寇自重?”
鄭恢渾不在意的說出陳子簫都覺得唐突、尷尬的四字,哈哈笑道,
“桐柏山里諸大姓宗族這些年與山寨暗通曲款,看似叫走馬道復通,但盤剝民間猶甚,民眾疾苦猶劇,而山寨不再收人,使得淮源、南鄉、桐南、玉山等地,到處都是流離失所之人。陳爺要是借這機會在桐柏山大肆招兵買馬,使州縣警醒,使朝廷警醒,這才是民生大計,又怎么能說是養寇自重呢?”
…………
…………
即便料得刺客有可能到野參子溝附近追查蹤跡,但徐懷與徐武良并沒有能力在那里設伏,襲殺多名身手強橫的刺客。
他們同時也擔心刺客狗急跳墻會強闖鐵石巷,一整天除了在院中對練刀槍外,就是在鐵石巷附近溜跶,察看地形。
臨到黃昏時,徐懷遇到兩個從軍寨到街市來喝酒的武卒,得知徐武江、徐心庵剛剛回來,他這才拿一張粗麻布裹了舊弓,趕回軍寨去。
回到軍寨,看到徐心庵站在院子里跟王稟說著話,徐懷走過去問道:
“你們怎么才回來,十七叔他人呢?”
“我們回軍寨就去鄧郎君那邊回稟,卻不想家主今日從泌陽回來,留十七叔在那里說話,我先出公廨了。”徐心庵說道。
徐懷微微一怔。
他對徐氏家主徐武富并沒有什么印象。
徐氏宗族在桐柏山繁衍近十代,現在都有兩三千人了,分布于淮源鎮南面玉皇嶺附近的諸寨之中。
與長房還在五服之內的徐氏嫡支,也有三百多人。
以徐懷以往的狀況,實難有什么機會湊到家主徐武富跟前去,更談不上對他有什么了解了。
在徐懷淺薄的印象里,徐武富四十五六歲的樣子,身量矮壯,臉皮黢黑,有些其貌不揚;徐武富并沒有留在桐柏山里修身養性,而是在州衙任吏。
他平時都住在泌陽城,每年臨到收田租以及族人青壯趁農閑操練之時,才回鹿臺寨住上一段時間。
在七分山、一分水、兩分田的桐柏山里,徐氏族產以及包括徐武富在內,族里最富裕的上房徐九支,總計就掌握上萬畝田地,另外還有蓄養牛馬的草場;如有必要,徐氏從鹿臺諸寨可以拉出六七百名精壯鄉兵來;宗祠所在的北寨,平時就有四五十名武裝莊丁護衛。
而巡檢司這邊有二十多名武卒,都是徐氏族人或投附徐氏的異姓莊客。
這決定了不僅僅泌陽知縣這一層次的官員,州一級的官吏都無法忽視徐氏在地方上的存在。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锦市|
普宁市|
淅川县|
东阿县|
呼和浩特市|
阜平县|
治县。|
怀宁县|
六枝特区|
定远县|
七台河市|
孟州市|
平果县|
闽清县|
长泰县|
新余市|
大理市|
泸州市|
万山特区|
高台县|
中江县|
沙坪坝区|
阳山县|
诸暨市|
汉沽区|
永仁县|
梅河口市|
梅河口市|
沙田区|
广南县|
南召县|
隆德县|
泸水县|
扬中市|
青铜峡市|
合川市|
淮安市|
中江县|
无极县|
宜阳县|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