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擇-《更俗最新小說》
第(2/3)頁
想想這也很正常。
麟府路地狹人稀,守軍規模也很有限,甚至都不足一萬人,但麟府路軍馬司大越的地位卻與經略使司相當;都軍司管繼遷乃是與經略使平級的人物,同時還是府州管氏家主。
朱潤、雷騰二人作為大越臣子,沒有陷入絕境死路,當然不大可能會追附曹師雄等朔州降將之后投敵,但他們憑什么不接受管繼遷的邀請,率兵馬避去府州、麟州,卻要冒極大風險與桐柏山共進退?
見徐武磧蹙著眉頭不作聲,徐武坤看向解忠,說道:“廣武雖然砦固地險、易守難攻,但曹師雄真要率叛軍傾巢殺來,而麟府不能出兵牽制,廣武還是容易被叛軍截斷退路——解軍侯或可率部撤入西山,叛軍應該不會輕易進入西山,與我們爭勝……”
“很難說,”史軫說道,“赤扈人對降附軍的控制歷來嚴格,今晨曹師雄在岢嵐城的作為,也明證這點,很難相信赤扈人不會強迫曹師雄率叛軍殺入西山,切斷我們南撤的退路……”
史軫作為兵部官員受邀暫居朔州,不是拿主意的,自己也是謹小慎微的性子,即便他主張廣武不容輕棄,說話底氣卻是不強。
解忠也攤攤手,表示他拿不定主意。
他既然選擇與朔州共進退,廣武是守是棄,他愿意聽從桐柏山眾人的意見。當然,桐柏山眾人以為廣武當守,應要從朔州調些兵馬過來參與防守,他手下一千五百禁廂軍,這時候都有點人心惶惶,獨擋曹師雄叛軍,太過吃力;倘若徐武磧現在說放棄廣武砦,他也沒有意見。
徐武磧蹙著眉頭,沉吟片晌,說道:“廣武這邊暫且按兵不動,我使唐盤率一千精銳進駐譚子堡,以觀形勢,你們覺得如何……”
譚子堡是西山之中、距離廣武最近的一座蕃寨,徐武磧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廣武這邊是棄是守,權宜之計是先調一千精銳到譚子堡觀望形勢,將廣武砦里的附民及將卒家小先撤到西山里去。
徐武坤、周景、解忠商議著,也覺得如此安排最為穩妥。
除了調徐武坤在廣武砦協助解忠即刻著手安排附民及將卒家小北撤之事,徐武磧、周景以及史軫午時便匆匆上路,往烏敕砦趕去。
從廣武砦到烏敕砦三十多里山路,即便經過修繕,乘馬也走不快,趕到烏敕砦也已經是黃昏,徐武磧當即安排駐守這邊的唐盤所部,即刻往南轉進,做好接應廣武的準備。
之后徐武磧、周景、史軫又馬不停蹄趕往朔州城。
徐武磧、周景乃是武將,不畏艱苦顛簸,史軫卻累得夠嗆,坐馬背上,感覺骨頭架子都要被巔散了。
雖說大部分輜重以及最后所剩不多的胡族婦孺、工輜營都早已撤入烏敕砦,但主要戰兵都還集中在朔州城,目的就是要牽制赤扈騎兵,接應西軍殘兵西撤——沒有足夠多的精銳兵馬,是做不到這點的。
柳瓊兒與蘇老常、潘成虎、郭君判、唐青、韓奇以及范雍、范宗奇、王峻等人也都在朔州城里。
聽徐武磧、周景說及岢嵐城的最新情況以及史軫的判斷,眾人都覺得難以取舍、抉擇。
這時候眾人才發現,也許桐柏山眾人不缺敢沖鋒陷陣或領兵作戰的武將,對形勢也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但面臨如此錯綜復雜的局面需要做取舍時,卻包括徐武磧在內,卻都沒有真正獨擋一面的經驗,難下決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丰县|
观塘区|
丹棱县|
桦甸市|
西林县|
临潭县|
习水县|
辉县市|
闽侯县|
济阳县|
渝北区|
北碚区|
榆中县|
隆子县|
阆中市|
兖州市|
靖安县|
海林市|
南开区|
大余县|
尼勒克县|
普兰县|
通许县|
四会市|
安吉县|
清流县|
广昌县|
义乌市|
社会|
天峻县|
永善县|
博罗县|
湘乡市|
桑日县|
芦溪县|
铅山县|
明水县|
隆林|
河曲县|
马边|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