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天門-《更俗最新小說》
第(1/3)頁
徐懷黃昏在王章、史琥、烏敕海、牛二等侍衛的簇擁下,與王舉、徐武磧等人先抵達天門山,與周景、徐心庵、楊祁業會合。
天門山乃是呂梁山東麓邊緣處的一座陀峰,駝峰之后乃三十里長的凌井溝峽谷,夾于兩山的峭壁高崖之間,形如天門——再往西便是千里呂梁山脈的主體。
每逢山洪暴發,大水從呂梁山主脈傾泄而來,排山倒海般灌入凌井溝大峽谷,水石翻滾,聲勢駭人;大水過后,谷底被沖刷得青石嶙嶙,明凈如鏡。
于峽谷東壁峭崖鑿山架木所建的棧道,最早始于隋煬帝受封晉王之時,其時還在天門山北側進凌井溝峽谷的位置建造關城,是謂天門關。
數百年過去,當年的關城早成殘址,山岳峽溝卻還峙立在天地之間。
礙于當世條件限制,凌井溝棧道雖然歷代都有修繕,但還是又險又窄,入冬后天寒積有冰雪,人馬踩踏上去又濕又滑。
這一路急行,不知道多少人在途中摔得鼻青臉腫,也有不少將卒被跌倒的馬匹一同帶入深溝,摔得骨斷肢殘,甚至永遠的躺在冰冷的石溝里。
天門山西緣時人有開辟一道盤山的狹窄石陘直達山頂,還在半山腰間的一座突出石崖上建有一座觀音閣。
觀音閣乃是一座僅有三間小型殿舍的院落,占地不到半畝,徐懷站在觀音閣西側石欄前,能看到下方的深溝里,就有兩人一馬失足跌落其中。
棗紅馬沒能站起來,躺在谷底的積雪上哀鳴;兩名將卒也看不出傷勢有多重,這時候正安排人縋繩從棧道下溝底救援。
天門山是座駝形的石峰,山上幾乎沒有土壤,也沒有什么草木;除了西峰人工開鑿出來的如石梯斜徑外,四壁峭滑,猿猴難渡。
徐懷他們從石陘登上山頂,也是光禿禿沒有什么草木,卻能眺望四周的峰嶺山崗,也將凌井溝大峽谷最東側的地形都盡收眼底。
午時有云州漢軍大營有斥候循例往凌井溝峽谷巡視而來,徐心庵帶著百余將卒扮作呂梁山義軍,殺出天門關伏擊了這支斥候小隊,隨后又劫下一支路過的運糧隊,將五十多輛騾馬大車連同牲口以及所運載的二百多石糧食統統拖回天門關。
徐心庵他們往“馬蜂窩”里一捅,午后已成功吸引數百敵軍往天門關而來。
徐心庵他們除了將看似“緊要”的糧食,以及拉車的四五十頭騾馬,統統拉入天門關內側峽谷里外,將五十多輛大車或拆散,或直接推倒在天門關外,形成屏障阻止敵軍。
凌井溝峽谷東面、南面、北面都是滑不溜湫的險峻石峰、高崖,也擋住敵軍登高窺探峽谷內側情況的視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柞水县|
确山县|
定结县|
阿勒泰市|
子长县|
紫金县|
灵寿县|
古丈县|
石城县|
朔州市|
十堰市|
株洲市|
邛崃市|
仁寿县|
芦山县|
中西区|
新宁县|
田东县|
锡林浩特市|
东港市|
昌黎县|
周至县|
天津市|
宁晋县|
元氏县|
敦煌市|
甘孜县|
鹤壁市|
四川省|
汉寿县|
岚皋县|
政和县|
镇巴县|
丰都县|
潜山县|
丹巴县|
治县。|
婺源县|
连平县|
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