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更俗最新小說》


    第(1/3)頁

    “備馬回周橋!”

    得知天宣帝及宗室、王公大臣三千余眾前日就從汴梁西北的青城寨,被赤扈人押送北上,徐懷站在山崖之上半晌無語,臨了吩咐左右中止今日的行程,備馬隨他返回周橋。

    此時一條嶄新的驛道,銜接青衣嶺吳寨河東岸以及周橋淮水北岸的渡口;驛道從石門嶺東側通過,也將沿途包括石門嶺巡檢司在內的三處鄉司連接起來。

    這也是青衣嶺-周橋-羅山防線的西段部分,驛道從北往南約六十余里路程——防線的東段部分,從周橋沿淮河南岸直抵師溪河口東岸的羅山城,但這一段淮水走勢隨金牛嶺的山勢呈n字形迂回,總長逾兩百里。

    這虧得徐懷將羅山以東璜川、淮川、光山等光州地區交由荊湖北路都部署司所轄的宣威軍接手。

    荊湖北路位于大越腹地,長期以來駐泊禁軍規模,與京西南路相當,僅有三廂宣威軍禁旅七千余眾駐守江陵府、黃州等地。

    不過,在赤扈人南侵之后,荊湖北路就緊急從州縣征調兵馬,宣威軍及江陵府軍在景王南下襄陽之時,集結規模就超過兩萬。

    赤扈人再次南侵時,荊湖北路經略安撫使劉獻都已經做好率部北上勤王的準備。

    奈何朝中議和派到最后時刻還指望能與赤扈人劃河而治,擔心召集勤王|兵馬會激怒赤扈人,破壞乞和,臨時傳檄江陵(荊州),嚴令劉獻不得擅自出兵北上。

    劉獻雖為士臣,但與顧蕃一樣,都有在邊州任事的履歷,對兵務還算熟稔,并非完全不識兵之人,才得以出任一路之經略安撫使主持軍政事務。

    景王南下襄陽之后,宣威軍合并南陽府軍擴編至兩萬人眾,劉獻則親率一萬兵馬進駐光州。

    與楚山行營虛外守內之策不同,劉獻親率主力直接渡淮,駐守淮河北岸的淮川城;在抵達淮川之后,劉獻進一步從南逃難民征募健勇,在短短一個月內,使得在光州境內的宣威軍兵馬規模到達兩萬。

    荊湖北路除了照前例向襄陽上繳一百萬貫錢糧外,其他糧秣錢賦皆可自支。

    而荊湖北路在合并隨、郢等州縣之后,計有一府十州,領七十余縣,人丁超過六百萬眾,又占據富庶的江漢平原,可以說是財大氣粗。

    不要說宣威軍擴編到三萬人了,就算擴編到五萬、八萬乃至十萬,荊湖北路也都承受得住。

    這是楚山此時遠遠所不及的。

    楚山目前除了直轄兩縣外,每年僅能從襄陽額外獲得五十萬貫軍資。

    眼下左右驍勝軍、左右宣武軍每年撥付的軍資補給,初定都是一百五十萬貫。

    而陜西、河洛兩地除了所轄之域,錢糧完全自留度支外,每年初定還將從川峽四路征調六百萬貫錢糧彌補不足。

    雖說魯王趙觀還沒有正式答應擁立景王趙湍登基,但其部主力兵馬在葛伯奕、韓時良、葛鈺等將的率領下,也從青州、齊州往徐州、壽春(壽州)一帶轉移;隨之是不計其數的民眾攜兒帶女搶渡淮河往南逃亡。

    與后世受黃河奪淮入侵的淮南不同,此時的淮南東路、淮南西路也是堪比荊湖、江東的富庶之地。

    倘若魯王一系能在徐州、壽春站穩腳,以淮南之錢糧養十萬兵馬也是沒有問題的。

    相比較前朝,大越立朝一百多年以來,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得到極大的發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州市| 丁青县| 视频| 陇川县| 朝阳市| 修文县| 洞头县| 格尔木市| 襄樊市| 城市| 方正县| 仁布县| 侯马市| 怀远县| 广州市| 田阳县| 柞水县| 珲春市| 郑州市| 文水县| 高邮市| 武汉市| 乳山市| 乐山市| 乐东| 孝义市| 开原市| 寿阳县| 太仓市| 平南县| 浦县| 花垣县| 洪江市| 永定县| 沐川县| 龙南县| 辽宁省| 深泽县| 庆阳市| 景洪市|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