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537章:石兵八陣,攻占上庸 孫武率軍撤到章陵軍,除了安全之外還有一大好處,那就是向宋國借道返回江東。 宋國的汝南郡和廬江郡北部接壤,而大秦章陵郡又和宋國的汝南郡接壤。 所以,孫武抵達章陵之后, 完全可以向宋國借道,從章陵進入汝南郡,在繞道進入廬江北部,而后從廬江北部返回江東。 如此返程等于是兜了個大圈子,不過路程雖遠了點,但卻勝在安全啊, 畢竟無論是秦還是宋, 暫時都不可能對盟友吳國動手。 當然, 孫武想要從云夢澤逃到章陵郡,顯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大的障礙并不是十倍于自身的楚軍,反而是魏章麾下的五千荊楚鐵騎。 孫武之所以敢孤軍深入江夏,除了他有完善的作戰計劃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楚軍主力,被秦魏宋三國聯軍牽制在了章陵,而江夏境內更是連一支騎兵都沒有。 若是江夏境內有騎兵的話,人數不用太多,哪怕只有五百騎,孫武也絕對不敢孤軍深入。 可問題是鄧禹慘敗,劉秀擔心三國聯軍也會南下,將所有騎兵都留給了魏章,命其牽制章陵的三國聯軍,這才給了孫武孤軍深入的底氣。 畢竟楚軍人數比吳軍多得多,若是機動性又比吳軍快的話,那這一戰根本就不用打了。 孫武在江夏連戰連捷, 后來之所以后轉戰云夢澤, 就是擔心劉秀會從章陵調騎兵回來。 畢竟以騎兵的速度和機動性,想要追上他們簡直輕而易舉,而五百騎足以纏住他了,而對于孫武來說一旦被纏上就只有全軍覆沒的下常 也正是因為如此,孫武才選擇撤入了云夢澤。 云夢澤有山有水,易于藏軍,而且水網密集,能夠最大程度的限制騎兵作戰。 本來數次戰敗之后,劉秀是有意從章陵前線,調一支騎兵回江夏的,卻不想孫武竟退入了云夢澤。 劉秀知道云夢澤地形不利于騎兵作戰,所以也就沒有調騎兵回來,反而調甘寧的水軍配合圍剿,結果依舊是屢戰屢敗。 連敗九陣,折損了近半兵力后,劉秀顯然也是被逼急了,為了剿滅孫武,竟不惜調魏章的主力大局南下。 劉秀之所以會做出這個決定, 主要還是龐統的一席話點醒了他。 當談起章陵局勢后, 龐統直言魏宋兩國,幫秦軍牽制楚軍就已是極限, 絕不可能真的為秦軍和楚國拼命。 劉秀細細揣摩之后,也覺得很有道理,于是果斷決定調魏章南下。 劉秀和魏章兩路大軍,對云夢澤展開地毯式搜捕,孫武根本無所遁形,被找到蹤跡不過是早晚的事。 可讓劉秀怎么也沒想到的是,孫武孤軍深入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逼他將魏章從章陵調走。 魏章所部若是一直留在章陵的話,那孫武壓根就沒有機會退入章陵。 可是現在劉秀主動調魏章南下,這反而給了孫武逃走的機會,不過也僅僅只是機會而已。 就算孫武再一次跳出了劉秀的包圍圈,并將匯聚云夢澤的楚軍耍的團團轉,卻也改變不了他麾下全是步兵的事實。 以步兵的行軍速度,想要逃至章陵郡,起碼也需要三天的時間。 可魏章麾下的五千荊楚鐵騎,從云夢澤趕至章陵郡,僅僅只需一天的時間。 經過大半個月的征戰,此時孫武麾下大軍已傷亡近半,而剩下的人也是人困馬乏,一旦離開云夢澤北上章陵郡的話,百分之百一定會被荊楚鐵騎追上。 以吳軍此時的狀態,別說是五千荊楚鐵騎了,就是五百也足以將他們徹底擊潰。 所以,僅憑吳軍和孫武自己的力量,想要擺脫吳軍的追殺,基本是不可能的事,而唯一的辦法就是借助外力。 目前對于孫武而言,唯一能都借到的外力,也就只剩下章陵的三國聯軍了,于是通過飛鴿傳書向其求救,希望三國聯軍可以派騎兵南下接應楚軍。 孫武的求援信很快就傳給了黃飛虎,轉而又被魏宋兩軍主將獲悉。 “這么說來的話,孫武是希望咱們派騎兵南下,前去接應一下他嘍?”曹彬問道。 “沒錯?!秉S飛虎點頭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