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決定后,張羽林當即乘坐青羊坊的馬車前往東陵城,以最快的速度趕去。 當晚,東陵城。 栗秋剛剛從書院返回住所,就聽到書童來報,說張羽林張先生來了,正在書院等候。 他立即趕了過去,見到張羽林在喝茶,栗秋直接問道:“好你個姓張的,快說,那首詩是誰寫的!” 東陵城消息閉塞,栗秋聽過了這首詩,卻并不知道這首詩到底是誰寫的。 “稍安勿躁。” 張羽林說道,“我這里還有一首,而且也是叫憫農(nóng),你愿不愿意一觀?” “你寫的?” 栗秋一點興趣沒有,道,“有第一首的珠玉在前,你便是模仿,也不過是自取其辱。” “先生先看看再說吧。”張羽林堅持道。 見此,栗秋這才拿起查看,當看到上面的字體時,栗秋眼前一亮,道:“這是什么字體……” 他話還沒說完,一首詩便看完了,尤其是后面一句,看的他也是心底一跳,但栗秋的反應(yīng),卻跟張羽林和張恨水完全不一樣。 “好詩,好詩啊,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雖有些過了,但是……這不就是吾人族歷代農(nóng)耕者的寫照嗎?” 栗秋仔細觀摩著,“這字體……介于行書與楷書之間,卻有著一股超然的灑脫,且不失楷書的正氣,哪位書法大家來青州了?王行之嗎?不,不對,王行之雖然被稱為當代書法大家,但他作不出此等詩詞來!” 他扭頭看向張羽林,目光炙熱,像是要把張羽林融化了一般,“說,誰寫的!” 張羽林咽了咽口水,不愧是一代大儒,當他與張羽林對視時,感受到的只有一股如山的威壓降臨。 “陳念之!”張羽林脫口而出。 “陳念之!!!” 栗秋瞪大了眼睛,“你再說一遍?哪個陳念之!” “不用懷疑,你推薦進白鹿書院的陳念之。” 張羽林說道,“不只是這一首,此前的那一首,也是他寫的。” “這小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