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幕看似很久,但實際上卻只是片刻而已,陳念之在片刻之間,便領略了這塊天書神碑,以及大羅筆奧妙。 當他再一次睜開眼睛,只感覺胸中如海嘯一般,掀起了萬丈波濤,原本他是要與這天書神碑種的文章去比高。 但這一刻,他忽然改變了原來的想法,無論是妖族的道,還是神族的道,其都有共同之處。 而這共通之處,就是為了教化世人,本就不該有高低之分,只是世人硬是要給上一個高低,才能夠平衡。 他握著大羅筆,感覺無比沉重,但這沉重卻不再是剛才以力相稱的沉重,而是一種文以載道的責任和擔當。 他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隨著心意一動,剛才還重萬斤的大羅筆,此刻如鴻毛一般,隨著他的意念而動。 “吾所授之道,傳自圣人,今日陳念之代圣人傳道!” 他說完,大羅筆便在天書神碑上寫出了兩個字,隨之便停了下來。 眾人一掃,只見其上書寫了兩字,“論語”。 不像是神道篇和天道篇,僅僅只是“論語”二字,可這兩個字一出現,卻立即擠占了原來屬于那些圣賢篇章的位置,居然拍在了第九位。 其字體之大,絲毫不遜色于最末尾的畫篇。 要知道,天書神碑之上,字體越大,這道就越是強勢,其后便是排名,排名最前,字體越大,這道也就越強。 這么多年來,天書神碑上下,增加了無數的道,可這道卻從未蓋過八篇的位置,更沒有奪取八篇在神碑上的光華。 而陳念之僅僅只是在上面寫下了“論語”二字,便在一瞬間,擠占了其它圣賢的數篇。并獨立于其上,跟八篇相當。 “論語?什么意思?” “這意思應該就是圣人之言!” “僅僅只是兩個字,便占據了一席之地,并且排在了八篇之后,如果他繼續寫下去,那還……得了!” 榮祿和白相聲的臉色變了。 孟軻和余謙等人,則是一臉的期待,因為他們發現,陳念之寫出論語二字時,并不是擠占了圣賢們的篇章,而是圣賢們的篇章,主動讓出來的位置。 陳念之沒有停下的意思,繼續書寫了起來,他握著大羅筆,凌空在天書神碑上書寫了起來。 隨之便是第一句:“子曰,時習之不亦說乎……” 當這一句書寫上去,天地間忽然風起云涌,而天書神碑上篇章,都泛出了微弱的光芒。 陳念之完全沉浸其中,但寫完這一句,他卻停了下來,他忽然感覺到,一股龐大的壓力自天地之間涌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