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63 第 63 章 社死-《大明第一國師》


    第(1/3)頁

    徐階到的時候,冼如星正與道士們一同研究織布機,看見他來了,連忙招呼道:“快快,就等你了,讓內行人給咱們看看。”

    徐階準備了一肚子的話,什么都來不及說就被抓了過去,茫然道:“真人是讓我看什么?”

    “織布機啊?怎么樣,有了解嗎?”冼如星期待道。

    徐階抿了抿嘴,“也不是每個松江府的人都會織布好吧。”地域刻板印象要不得。

    “啊?你不會嗎?”

    “……會。”

    如今的松江府,可以說是全大明紡織業最發達的地區,沒有之一,說一句十戶九織也不為過,徐階雖然官宦人家出身,但父親也不過是個小吏,幼時也是要幫母親打下手的,所以自然知曉。嘆了口氣,轉頭去觀察這個機器。

    然而才看了兩眼,就察覺出不對來。

    “這是花樓織機吧,怎么感覺比尋常的還要大一些?”

    所謂的花樓織機,是現在結構最復雜,操作技術要求最高的一種織布機,不僅能織出華麗的圖案,而且效率也很高。

    冼如星開心道:“你果然認識啊,此為我找人從前朝的《王禎農書》上復刻出來的,除此之外還有個紡織機,書中記載一天可以紡出棉紗將近一百多斤,比珍妮紡織機都多,不過可惜的是記載得不全面,那個始終還差點意思。”

    徐階不懂她口中的“珍妮紡織機”是什么,但《王禎農書》他還是知道的,此為元朝人王禎所著,兼顧南北農業技術,而且還都是十分高端的那種。不得不說,元朝雖然統治不到百年,但在這期間,民間留下的各種學術著作,發明創造還是挺多的。只不過可惜由于不怎么受重視,許多東西都失傳了。

    尤其是像紡織機這種,歷史上各種紡織機的發明多為女性,本身就是為了自己方便,根本沒想過傳承下去,如黃道婆那般已經是萬中無一了。所以冼如星能找人將失傳的機器復刻出來,絕對是件十分值得稱贊的事兒。

    徐階嘖嘖稱奇,圍著花樓織機轉了半天,但很快就發現不對勁。像花樓織機這么大的機器,需要織工和挽花工一起協調配合。每次開工前,挽花工高坐在花樓上,用手提拉工具,而下面的織工則同時配色和引梭打緯,挽花是一樣非常非常需要力氣的工作,女性無法勝任,基本都是男人。可眼前這臺紡織機,因為較普通的更為高大,提拉恐怕連男人都辦不到。

    “啊,這個啊,”冼如星恍然,搖頭笑道:“我打算把蒸汽機搞出來,用蒸汽代替人力,之后大力發展棉紡織業。”說罷她像徐階簡單解釋了下蒸汽機的原理。

    徐階生長于江南,從小就見過鄉間用水車作為動力去紡織,他也沒想到蒸汽機之后還能做什么,所以也沒太驚訝。點了點頭,思索片刻后道:“兩個問題。”

    “你說,我找你就是來挑毛病的。”冼如星十分痛快道。

    徐階組織了下語言,緩緩開口:“第一,雖然現在穿棉布的人越來越多了,但棉紡織其實不太適合江南地區。就拿我家來說,小時候我爹還沒當官,我家有幾十畝良田,在交完了稅后,因為手上有閑錢,可以種些桑樹養蠶繅絲,本身桑樹也占不了多少地方,如此兩不耽誤。但棉花不一樣,那東西非常消耗地力,如果把桑樹改成棉花,需要的土地太多了,無法進行輪作,那么幾十年下來,土地就廢了。要知道,江南不光是織布,也是現在天下的糧倉啊。”

    “你說的有道理。”冼如星點了點頭,“所以我一開始也沒打算在江南種棉花,原定的計劃是將主要種植地遷移到西北地區。”

    “山西府?”徐階皺眉。

    “再西北一點,”冼如星說得很隱晦,但徐階還是聽出了她話里話外的意思,一時間心不由砰砰跳了起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长葛市| 永福县| 屏东市| 平舆县| 襄樊市| 浦江县| 扶沟县| 岳阳县| 岑溪市| 南通市| 保定市| 乌鲁木齐县| 怀柔区| 阿克陶县| 永善县| 灵山县| 昌图县| 宜兰市| 华容县| 泽库县| 大方县| 枣庄市| 盐池县| 永新县| 兴隆县| 平原县| 平顶山市| 望都县| 扬中市| 绿春县| 新营市| 晋中市| 凌云县| 雅江县| 枣强县| 尚义县| 遵化市| 孝义市| 乌兰察布市| 巴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