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到這句話,太子的臉色就很不好看,“有什么事兒不能好好說?這般火急火燎!眼下還能有什么事兒比父皇出關還要重要?耽誤了正經事兒,仔細你的皮!” 太監不敢耽擱,“是登州出事了,此前保定說是有流寇作亂,殿下舉薦了趙青山做指揮,披掛前去平寇……” 太子妃一聽,連忙道:“這事兒不都已經結束了么?流寇全部都已經平定了,父皇明明還嘉獎了青山,這還能有什么事兒?” 趙青山是趙明溪的偏房從弟,雖然關系算不得很親,可能力還行,也很會來事兒,靠著家里的生意,給趙家及東宮輸了不少血。 同時也靠著東宮的力量一步步爬到了如今的位置,既然家里后輩肯上進,趙皇后和趙明溪自然也樂意栽培,眼看著他又立了個不大不小的功,也著實讓姑侄兩個歡喜了一陣。 娘家人得力,趙明溪在太子跟前也更有體面些,因而這會兒聽到太監這么說,心里就有些緊張起來。 太監也顧不得在太子跟前得罪太子妃了,實在是消息來得太過突然,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聲音都有些發抖,“方才來的消息,似乎……似乎那流寇的消息是個假消息。” 這話說出來,非但趙明溪滿臉錯愕,就是太子都露出幾分不悅的神色來,“你在胡言亂語什么?那賊首都已經伏法,何來假消息一說?” 太子這一問,越發讓那太監緊張了,額頭上又出了一層汗,背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濕,暈暗了一塊兒,“這個消息來得急,奴婢也來不及去細細調查,只說并未有什么流寇,死的都是平民百姓!” 這個意思是…… 殺良冒功?! 趙明溪也白了臉,“你可要說清楚,什么叫做死得都是平民百姓?此前不是因為流寇作亂禍害了幾個村子,這才要派人出去平亂么?” “都是平民!”太監被太子夫妻兩個看得頭皮發麻,當即便腿一軟跪了下去,“具體的奴婢實在不清楚,只是聽說宸王殿下和韓公公似乎都已經聽說了此事,只怕內閣也收到了風聲。 眼看著圣上就要出關了,怕誤了事兒,著實不敢耽擱,奴婢便先報了過來。” 太子主事東宮,手里豈能沒有自己的一套班子? “譚先生呢?” “就是譚先生讓奴婢過來的!”太監整個人都伏在了地上,“譚先生現在已經去文淵閣了。” 太子妃和太子兩個人頓時都說不出話來,譚先生是詹事府詹事,更是太子的先生,他讓傳來的消息,基本上就是板上釘釘的實事了。 趙明溪的臉色瞬間白了,嘴里只喃喃道:“這怎么可能呢!青山不是冒進的性子,若是發現了不對,肯定不會魯莽行事,怎么會一點兒消息都沒有傳過來?” 太子冷冷地看了她一眼,“說不定是為了急于在你們趙家人面前表現自己呢?” 太子妃聽到這話覺得不對勁,下意識地想要反駁,到底還是忍住了自己的沖動,沒敢接著說什么,轉而道:“殿下先不要太著急,父皇今日才出關,那些人也未必就敢將這件事情說出來,這不是一件小事兒,牽涉甚廣,想必還有一兩日的時間查明里頭的情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