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修神力,就是要把自己的道心踐行到底。 可是這也是一個悖論,本來修道觀就是為了迎回山神,讓山神神志歸位。可廟不修好,山神一般都是在山上瞎游蕩,蒙昧如孩童。既然蒙昧,又怎么能滿足信眾的愿望? 所以就只能修道的人自己苦心修建,一點點來。 薄川最近已經將道觀外圍的碎磚爛瓦都收拾干凈了,道觀后院的幾間房也修建差不多,下一步就是找合適的木頭來做房梁,替換掉原先的。 這是個大工程,所以薄川干脆最近連牛都不放了,他讓貍花貓去山上幾片草地上打滾,然后把地點劃出來,告訴春玲嬸兩口子,每天都要把牛趕到那個地方去吃草。 說起來春玲嬸,自從她再次接手養牛的活后,她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這么輕松過。 林悠給她開了工資,忙的時候還會過來搭把手,她和老伴可以每天早上過來,中午交替著回家做頓飯,晚上就不用管了。 薄川也沒多繞彎子,直說牛放廟里沒事。 春玲嬸剛開始還提心吊膽,后來發現真的沒事。原先自己養著時候總害怕半夜牛鬧起來,可現在這幾頭牛在山上老老實實的。 就連牛糞,春玲嬸都不用鏟。 林悠在村里說自己的地之所以養菜養的好,是因為牛糞的關系。剛開始人們還經常去林悠地里換土,后來經過薄川同意,人們都直接上山去討牛糞了。 十二頭牛的糞,不算多,村里人種菜種地的,總有需要的地方。大家分一分就一點不剩了。 春玲嬸本來是不覺得牛糞能有多神奇的,自家養牛,她沒少用牛糞肥地,要說效果,的確是有,但也沒有那么神乎其神。 可最近大家伙養出來的菜,著實的顛覆了她的觀念。 小白菜青菜就不說了,就連播種早的西紅柿苗,都比往年粗壯太多,長得快的辣椒苗更是開始掛果了,那長得稠的,一棵能抵上以前兩棵。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里頭肯定是緣故。 現在想來,估計是山神廟里養的牛,有了靈性? 只有這一個解釋了。 要不然人家能吸引到大老板過來投資建廠?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餅干廠,可也已經很厲害了。 春玲嬸一點沒有因為牛是自己賣的,就產生自己跟發財機會錯身而過的后悔。她想的很開,自己養牛好幾年都沒遇上這種事,可見跟牛關系不大,最要緊的還是落在人家這個廟上頭。 所以在旁人只是隨便拜拜的時候,春玲嬸和老伴是每天都拜拜的,偶爾還會幫著打掃下香爐。 老兩口就只姚云一個孩子,求的當然是女兒心想事成。 姚云最近確實是心想事成了。 她在幼兒園的事業越做越順,從林悠那里買回來的菜,讓她收獲了所有人的夸獎。 現在連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認識她了,看到她就喊姚阿姨,問姚阿姨中午有沒有菜菜吃。 不過姚云也沒有滿足于現狀,最近她太忙,家里的家務活計都顧不上,可丈夫和婆婆卻只敢問她什么時候讓丈夫去干活,不敢指摘她家里的活做得不到位。 姚云算是明白了,以前她也沒閑著,可在別人眼里,家里那攤子事就是不如外面的事業。 她現在是打定了主意,不愿意讓丈夫回來干活了。連洗菜都不要他來。不過姚云自己也很上進,她已經在開始準備考廚師證了。 反正當初承包這個幼兒園食堂也是她的主意,也是她用自己的錢和娘家的錢掏了第一筆承包費用,她憑什么讓給丈夫? 不但不讓,她還把兒子也帶來幼兒園。 早上,姚云先是給兒子喂了早飯,自己也草草吃一點,然后她就騎著三輪車帶著兒子一塊去早市上買菜。 買完菜就帶著兒子去幼兒園,把孩子放在小班里,這也是園長特許的。每個月只用交上幾百塊的伙食費就好。 多多本來沒什么朋友,就算是鄰里間年齡相仿的孩子,他也總處不來。 小孩子之間你推我一把,我搡你一下,都是常事,可是姚云的婆婆每次都要鬧,指著對方小孩子罵一通,等到人家家長來,兩方再吵一架。 久而久之,多多就沒有玩伴了。 姚云發現兒子這點毛病之后,干脆給他帶出了這個環境,幼兒園里的相處,她也不是時刻盯著,沒了大人撐腰,多多的霸道勁就去了一大半。 幾天下來,已經跟以前大不一樣。 這天中午飯,姚云做的是糖醋排骨,青菜炒豆腐,主食是炒米飯,還有一個蘑菇湯。 林悠家的菜不是時時刻刻有,姚云干脆嘗試了幾家賣肉的店,找到一家賣土豬的,這家人是自己養的豬,吃的都是豬草和自家養的紅薯,從來不喂泔水。 姚云選定了這家后,約定了提前訂肉的方式。 她深知自己手藝沒有多好,那能做的就是在食材上做到精益求精。 更何況自己兒子也要在幼兒園吃呢,她哪里會不用心? 肋排切成小塊,糖醋汁裹在燉煮爛熟的排骨上,酸甜的味道最受小朋友們歡迎了。青菜還是她昨天去林悠家里買的,這一茬的小白菜吃完,林悠說后面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空擋。這讓姚云有些憂心,只能省了又省,今天是跟豆腐炒,明天打算跟蘑菇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