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正是如此。”裴承允點頭,“所謂讀書,便是叫人遍覽前人經歷,借此充盈自身,以便在日后面臨困境與抉擇時,能夠有足夠的腦子和實力去為自己謀取利益,達到目的。” 聞言,裴承州連連稱贊說三弟通透。 而趙瑾聽完第一反應:啊對對對,這就是我要說的。 第二反應:什么玩意兒讀書謀利我哪有這意思?雖然因利而往沒什么不對,可咱讀書不是為了長見識長腦子么?怎么的三兒子這自我發揮有點超綱啊。 回過神來,趙瑾頓了半晌,問裴承允:“允哥兒可還記得上學堂第一日,先生說的話?” 裴承允微微點頭:“書者,賢也,我輩人寒窗苦讀,不過為國為民之謀計,若能得家國安定,百姓安居,縱死無悔。” 說罷,見趙瑾表情糾結,他笑道:“先生所言,兒子多年來謹記于心,莫不敢忘,只是家國大義與個人利益并不沖突不是么?” 誰說為家國盡心竭力的同時,不能為自己謀取利益呢? 趙瑾讀懂了他未盡之言,忍不住問道:“若有朝一日,家國大義與個人利益沖突了呢?” “自當以家國大義為先。”裴承允回道,“我平陽侯府世代忠烈,精忠報國者不知凡幾,祖父馬革裹尸而還,父親為國他鄉埋骨,先祖遺訓,兒子誓不敢忘。” 趙瑾松了一口氣。 還好,沒長歪。 雖然她對大齊沒什么歸屬感,可還是不希望自家孩子以后長成一個為私利置家國不顧的佞臣。 追名逐利可以,但三觀絕對不能歪,更不能禍害國家。 她不是杞人憂天,而是以平陽侯府所處位置,以及裴承允自己表現出的能力,他未來就絕不可能泯于眾人,入朝為官是一定的,那他怎么看待國家與個人就很重要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