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也意味著整個書院十九名學子中,只有四名同學落榜,這簡直就是奇跡了。 即便是上一科恩正并科,青檀書院參考二十一人,也只考上了十一人,這已經是青檀書院成立以來的最好成績了。 但今科是普通科,十九人參考,卻一下子考中了十五人,真的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這個比例,哪怕是后來者都難以再打破了。 這里邊固然有北直隸名額較多,本身青檀書院也是在學子篩選上優中選優,但是以前也是這樣,但唯獨這一科卻能如此成績,自然也就離不開馮紫英的這一份功勞。 可以說這里邊的點滴細節,這兩年馮紫英迭出的奇招怪想,給大家帶來的益處,大家同學們都心知肚明,對馮紫英的感激可以說都是銘記在心。 甚至范景文都一樣清楚,自己這個解元很大程度還是得益于馮紫英帶來這些變化,否則自己固然中式無憂,但這個解元鹿死誰手就猶未可知了。 中式了之后這一頓大部分同學都醉了,但還好,馮紫英表示一會兒還要歸家見母親之后請同學們諒解之后,所有同學都很知趣的敬了馮紫英一杯表示祝賀和感謝之外,便不再敬他。 這就是威信的體現,你給人家帶來益處,這就是最大的威信,無論你在書院里如何威風裝逼,如何風頭正勁,對同學們來說,都不及給他們扎扎實實帶來的好處更重要,更能讓他們刻骨銘心。 中舉真的是不比其他,想一想這一幫北直隸九府二州的貧寒學子中,據馮紫英所知,除了范景文家中情況還算不錯外,其他十多位同學家境 同學家境都稱得上是貧寒了,大部分都應當是和自己同宿舍的方有度差不多,也就是家中可能有幾畝薄田,勉強能支應一個讀書人讀書,再多,便真的沒法了。 可以說這一個讀書人就是一個家庭的唯一希望和支柱,這就是封建時代農村家庭中最大的目標,遠勝于自家前世中那些個考中北大清華甚至哈佛耶魯的吸引力,因為一旦中舉就能改變整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的命運。 北直隸九府二州七十二縣十七州(散州)六衛,五十五萬戶,接近六百萬人,三年一科就只取這一百五十五人,而且這一百五十五人中有一大半會被那些寄籍附籍的官宦子弟、衛鎮子弟和國子監生們占走,真正落到北直隸本土子弟的不過就是六七十人。 也就是說,每三年這北直隸一百多個州縣衛,連一個舉人都攤不上。 你能想象現代社會像京師城周圍的區縣連續三年連一個北大清華都考不上的格局么? 所以這真沒法比。 所以說當無數貧寒學子一旦考上了舉人,那嬌妻美妾自動有人送上門,銀錢土地自然也有人為你送上,甚至幫你籌劃營生。 無他,就憑著你可以隨時出入縣衙和縣令平起平坐的說上話,你可以隨時過問干預訴訟,你可以隨時為鄉里事務吶喊遞話,而縣里還得要認真對待,予以尊重。 就這么牛,這還是在你不考或者沒有考上進士,你也不愿意外出做官的情形下。 真要考中進士或者經歷了禮部歷事選官出去做官了,那這等威勢就還要不一樣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