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得不說這運河兩岸真的是山東最精華所在,沿岸地區人煙稠密,集鎮眾多,各路特產物產都是通過這條堪稱關乎生存的水道來運出運入,也養活了無數人。 臨清州除了州城碼頭最大外,沿著運河,北有王家淺,南有戴家灣和魏家灣,尤其是魏家灣更是臨清州和東昌府之間最繁盛的市鎮。 清平、高唐、茌平等地的糧食、棉花和生豬均在這里進行交易和外運,極盛一時,即便是渡口驛、王家淺和戴家灣也一樣不差。 這些鎮甸碼頭上少則百余人力夫,多則數百人,像魏家灣的力夫便分成了三撥,每撥都有百余人,擔糧的擔糧,背棉花的背棉花,扛鹽的扛鹽,然后其他幾類大宗貨物有分別被這三撥人給各自瓜分把持。 甭管你哪來的商戶,都得要按照他們的規矩來,這里邊自然也就有領頭的人物,要么就是本地有些背景的無賴頭兒,要么就是一些仗著有幾把武力和本地豪紳做后盾的潑皮。 “這胡二既然是大小是個人物,渡口驛距離這臨清城多遠一點兒?只怕這城里不少人都認識他吧?胡二就不怕日后被官府拿住,開刀問斬?”馮佑更不明白了。 這個問題的確有點兒大,也把自詡無所不知的左良玉給問住了,囁嚅半晌,也難以自圓其說。 馮紫英也有些不明白。 若真是頭腦簡單因為一時激憤受人利用的力夫,那也罷了,但像胡二這種早已經在江湖上打滾多年的角色,豈有不明白其中利害的? 可今日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火執仗的扯起了白蓮教的幌子,真的是打算要造反不成? 這不合常理,但是不清楚這其中究竟有些什么內幕的馮佑和馮紫英自然也難以知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