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想想也是,這等人能在臨清民變危難之際處變不驚的應對下來,而且干得如此漂亮,豈是一番言語能難倒的? 賈寶玉在他面前裝逼挑釁也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而馮紫英似乎也完全感覺不到這內里的其他,仍然笑著和賈寶玉拉著家常,勉勵他待幾年大一些便一道來書院讀書,這份氣度倒是讓史老太君和王熙鳳都更高看了馮紫英幾分。 面對馮紫英居高臨下卻又“親和熱情”的“鼓勵”,賈寶玉再無復有先前的挑釁姿態,只能唯唯諾諾的勉力應和,其內心的苦澀卻是無人能知。 這個話題扯開不提,老太君問起了當日的情形,馮紫英也實實在在的簡單介紹了當日情形,他倒也沒有刻意夸大自己如何勇武過人,只說當日那種情形下,若是不去尋救兵,那教匪若是長久不走,只怕密室里的人要么就得要餓死,要么就只有屈身從賊,所以他也是迫于無奈只能這般冒險。 至于說到了東昌府如何說服漕運衙門一幫人,馮紫英就沒有多說,只說找了與自己父親有交情的總兵官,說動了總督和御史,便出兵了。 這廳中都是婦道人家,自然不太清楚朝廷尤其是漕運衙門中的運作,而賈璉也從未在衙門里干過,一樣不清楚內里的實情,所以馮紫英這番話倒也合情合理。 馮紫英也提及了那薛家的薛峻,免不了也引來了王氏的一陣詢問,了解到薛家近況,不無唏噓感慨,大概也是在為那喪夫的妹妹薛王氏擔心。 幾個婦人七嘴八舌的問了一些事情之后,老太君才讓林黛玉正式起身道謝救命之恩,免不了又是一番推讓,終究還是讓林黛玉正式的行禮致謝,馮紫英也只能受了,畢竟這救命之恩非比尋常,再是通家之好,也要另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