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那百十萬兩銀子哪里支應得了整個九邊欠餉?說句不客氣的話,你便是立馬有一千萬兩銀子擺在面前也一樣填不滿九邊所欠所需,更何況內庫哪里可能有千萬兩銀子? 現在朝廷的對策就是先保宣大薊,然后再是遼東和山西,至于榆林、寧夏、固原以及甘肅幾鎮,那都是排在最后邊去了,反正就算是韃靼人從那邊打進來了,一時半刻也威脅不到京師。 這也是馮唐為什么不愿意去榆林的主要原因之一,去了就得要操心軍餉、糧草,這等事情幾乎就是擺在面前而且是無解的難題。 陜北貧瘠,民風彪悍,塞外又是韃靼人來去如風,軍糧和軍餉都無從保障,縱然你這個總兵官不愁,甚至還一樣能撈銀子,但是馮唐卻也是不愿意去當這種官的,沒準兒哪天兵變,自己腦袋掛在城墻上都不知道。 “催糧要餉該去戶部才對,為何卻來王侍郎這邊?”馮紫英問道。 “哼,戶部那些官兒們哪里會把我們這些大頭兵放在眼里,便是協理總兵大人來了也一樣是被拒之門外,我等來也不過就是走走過場,再說了,大家都知道戶部那邊是空空如也,去了也白去。” 尤世功來了京師城幾日了,雖說是春假期間,但是各衙門也還是有值守人員,問題是有沒有都是一樣。 再說了,當兵的找兵部才是正理兒,戶部沒有,你兵部總要給個說法才是。 當兵吃糧,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總不能讓大頭兵守在那邊墻上和西北風吧?軍餉拖一拖也就忍了,但是連飯都吃 連飯都吃不飽的時候,那可就真的要出事兒了。 “縱然蕭尚書現在不管兵部這一攤子事兒了,那你們也該去找張侍郎才對。”馮紫英繼續問道。 尤世功也沒想到這位小郎君居然對朝中事務如此精熟,對對方又高看了幾分,“張大人那邊去過,沒用,等了兩日都未能見到,再說王侍郎好歹也是咱們武人出身,多少也能理解咱們下邊人的難處,張大人如何知曉這些?怕是連咱們榆林鎮在哪里都未必清楚吧?” 忍不住還是發了兩句牢騷,話一出口才覺得有些不合適,尤世功有些后悔,這話一傳出去,這些心眼兒小的文官只要心生嫌隙,只怕就要讓自己吃不了兜著走了。 馮紫英到沒有想到他自己覺得表現不錯的張景秋居然在下邊武將們心目中形象這么差,反倒是王子騰這等武勛之后似乎還更能獲得邊鎮武將們的認可,這一點倒是大大出乎他的預料。 要知道王子騰這個兵部右侍郎其實是管不了什么事兒的,這朝廷內外都清楚,大周規制便是如此,但是這些邊鎮武將卻樂于來找他,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馮紫英一時間想得有些出神,尤氏三兄弟見對方突然沉吟不語,也不知道對方是何用意,也不敢打擾,只能保持沉默。 好一陣后,馮紫英才猛然驚醒,趕緊道歉:“三位大哥,我突然想到有些事情,走神了,真是對不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