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紫英,你自己怎么想呢?”林如海沉吟道。 “小侄也難以抉擇?!瘪T紫英思考了一下,“原來齊師是有意讓小侄去吏部,但估計會受一些外部的非議,所以齊師考慮若是可以的話到禮部或者戶部皆可,等到在主事一任上打磨兩年,再考慮到吏部或者直接走戶部,不過小侄倒是覺得若是沒有一方府縣的任職經(jīng)歷,便難以真實了解當(dāng)下大周民間疾苦和行政事務(wù),所以還是覺得有必要到地方上去打磨一番,……” 林如海想了一想,馮紫英是去年獲翰林院修撰的,按照進(jìn)士和庶吉士的任職年限和慣例,三年進(jìn)士觀政期滿,那么都要有三級上浮。 馮紫英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是從六品,如果在上浮三級,那就可能直接是正五品官員了,這幾乎又要打破大周官場的歷史記錄了。 “你不愿意留在京里?”林如海微微皺起眉頭,“京師易出難進(jìn),你可要想明白啊?!? 馮紫英笑了笑,“叔父,小侄還年輕,若是一味只想留在京中圖安逸,那就沒太大意義了?!? 林如海想了想也是,對方明年也才十八歲,這要下去打磨兩年,以后履歷上有這么一筆,那許多事情就要好說得多,至于說入京難對別人也許是,但對他恐怕就不叫個事兒了。 “嗯,既然你打定主意,下地方也不是不可以,但愚叔建議你最好從輔佐做起,莫要一味好高騖遠(yuǎn),逞強(qiáng)好勝,地方雜務(wù)和這等朝廷大計頗有不同,你雖然天資過人,也要慢慢熟悉適應(yīng),尤其是地方士紳勢力盤根錯節(jié),更需要謹(jǐn)慎應(yīng)對,……” 林如海的意思也很明白,馮紫英太年輕,地方上不比朝中,你的豐功偉績放在下邊就未必好使了,樹立威信十分重要,若是能選一個合適的府擔(dān)任同知,打磨兩年,既能有心思來揣摩地方事務(wù),也能避免承擔(dān)過大的風(fēng)險,等到有一定治政經(jīng)驗之后再來考慮其他也不遲。 “小侄明白?!? 馮紫英也知道想可以這么想,但是往往有些事情卻未必能由得了自己。 這朝中風(fēng)云變幻,開海事務(wù)估計也要持續(xù)一兩年才能慢慢上正軌,自己估計也還暫時脫不了身,便是回了京師城中,中書科的事兒也得要些時間才能慢慢理順,官應(yīng)震這個時候是不可能放自己走人的,屆時還不知道會有什么樣的情形。 尤其是太上皇、義忠親王和永隆帝之間的這錯綜復(fù)雜關(guān)系,馮紫英估計這兩三年里會日漸繃緊。 義忠親王未必會有那么好的耐性,特別是看到局勢越拖下去對自己越不利的時候,會不會在這一兩年中尋找機(jī)會鋌而走險,太上皇還能不能控制得住局面,真的很難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