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檢查過,并無其他異常,都是跟了林大人多年間的廚子和仆僮負責,都沒查出其他異常來。”吳耀青知道這一點也是回避不過去的,所以也很仔細。 能想到的都想到了,馮紫英雖然內心還是有些疑團,卻也找不出其他原因來,只能暫時壓在心里。 “大人,可還有什么覺得不妥之處么?” “倒也說不上,總是覺得我走之前林叔父雖然病情未見好轉,但是還是比較穩定的,怎么會突然惡化,再說他的病不可逆轉,但是都是一種緩緩下行的模樣,幾個月都過去了,怎么就在這等時候突兀地爆發了?”馮紫英也沒掩飾自己的懷疑,“當然,這病情上的因果我們不是郎中,難以判斷,很大可能還是如郎中所說那般,……” 聽得馮紫英這么說,汪文言知道自己這位未來的東家還是有些懷疑里邊有貓膩。 “大人的懷疑不是沒有原因,說實話,我和耀青也有些懷疑,但卻沒有依據,……”汪文言也緩緩點頭。 “哦?沒有依據,但還是有原因吧?”馮紫英精神一振。 “原因很簡單,林大人故去,朝廷關于新的巡鹽御史人選卻遲遲未定,而且據說皇上和太上皇在這人選上難以達成一致意見,所以現在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衙門的大權實際上是被兩淮都轉運鹽使掌握了,誰得利最大,誰就有嫌疑。” 雖然這種判斷有些片面,但如果能確定林如海并非正常病故,那么這個道理就說得過去。 陶國祿是兩淮都轉運鹽使,在巡鹽御史缺位 御史缺位的時候,他的分量一下子就顯現出來了,尤其是現在包括鹽商們和官場上許多消息靈通的官員都知道皇上和太上皇在巡鹽御史人選上針鋒相對,短時間內巡鹽御史是敲定不下來,那么這個都轉運鹽使就真的是掌握了整個衙門的權力了,林如海以前所有權柄都放在他手上了。 所以這廝在來吊唁林如海時,雖然奉上了豐厚的一千兩銀子,但是眉宇間的喜氣卻是壓抑不住。 當然要以此來斷言陶國祿就是“罪魁禍首”還有點兒言之過早,但是毫無疑問此人是有很大嫌疑的,或者說是對馮紫英的下一步工作造成了巨大阻礙的。 沒有林如海作為巡鹽御史的支持力度,雖然前期工作已經基本鋪開,但是多少也還是對下一步工作有所影響的,好在目前中書科的影響力已經慢慢確立擴散開來,商賈們已經越發意識到了這個李代桃僵的部門正在日益發揮出不一樣的作用,所以對馮紫英提出的許多要求,也在盡力的配合。 “文言,耀青,我相信你和耀青的判斷,也相信我自己的直覺,既然你我都有些這種感覺,那么你們覺得現在該怎么做?”馮紫英點頭。 “雖然不太確定,但是我們還是覺得恐怕那一晚或者前一兩日林大人所服用的藥或者飲食有些問題,飲食上,耀青了解過,林大人自病重一來,飲食很清淡,若是有其他藥物的話,林大人多半是容易覺察的,唯獨煎熬的藥汁,因為藥味甚濃,若是添加少許,恐怕很難覺察出來,……” 吳耀青又沉吟了一下才道:“只是這都轉運鹽使司衙門雖然不敢說龍潭虎穴,但是也絕非尋常人能隨意進出的,秋水劍派每天都有幾名高手在內院駐守,一般的江湖宵小根本進不來,而抓藥和熬藥都是林大人貼身仆僮負責,外人根本插手不了,而且揚州城中江湖中人也不可能敢有如此膽量參與這等大逆不道之事,所以若是有問題的話,那也絕對是外地來的過江強龍,所以前期我已經安排人在核查那段時間前后半個月進入揚州城的外來江湖好手,看看有沒有什么疑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