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還有這府里的日常事兒,妾身初來乍到,原來在自家那邊也沒怎么多操心過問,也不知道咱們這邊的規矩,像丫鬟仆僮們的月例和逢年過節的賞賜,像這屋里屋外活計,上下夜的規制,像婚喪嫁娶的禮數,府里添置修補的常數,妾身都不太熟悉,……” “嗯,宛君,咱們這邊兒也是初立,你自己掂量著辦就是,倒也不必完全像我娘那邊,畢竟咱們現在隔著一堵墻了呢。”馮紫英一聽也是頭大如斗。 自己這邊現在還不成氣候,都還是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像小丫鬟買來了七八個,又從那邊撥過來三五個,加上馮府那邊也早早從大同段家和臨清馮家那邊選了一些愿意出來的老家之人,算是給府里充實人口了,做些雜役仆從的活兒,這林林總總下來,自己這邊也有二三十人了。 “實在不濟,你多問一問晴雯,這丫頭原來在榮國府那邊也算是熟知這些規矩。” “還有,妾身也要問一問相公對馬巷胡同那邊尤家姐妹是怎么考慮的?”沈宜修本來是不愿意問這些的,畢竟是自己嫁過來之前丈夫的事兒,但是她又怕婆婆說自己已經是馮家長房嫡妻了,如何不管這府里的事兒,這些事兒也正該她這個大婦來過問。 馮紫英有些尷尬和頭疼,實際上從婚前一個月他就沒怎么去馬巷胡同那邊兒了,這成親后又是這么久也沒有消息,只怕二尤那邊是早就心慌了。 這等事情始終是回避不過去的,沈宜修從來沒問,并不代表她不知道,也并不代表這種事情會一直這樣擱著,他也在考慮尋個時機來和妻子解釋一下,但是無論怎么解釋都很難開口。 見丈夫有些難堪,沈宜修卻有些好笑,“怎么,夫君何事都不曾皺眉,卻為這等事情犯愁了不成?妾身不是河東獅吼的妒婦,更何況婆婆也希望馮家能子嗣繁多,香火日盛,妾身一人如何能行?日后這晴雯、云裳若是能替夫君誕下一男半女的,妾身也一樣會替馮家高興,只是這尤氏姊妹這樣一直在外,難免會有人在外邊兒說三道四,萬一哪天她們倆有了身孕,只怕就會有更多風波,……” 沈宜修倒是不太在意尤氏姊妹,而且從尤氏姊妹跟了自家夫君這么久卻沒見有什么動靜,說明這姐妹倆也是知曉分寸懂規矩的,若是那等恃寵而驕張狂無忌的,沒準兒兒子都能生下來了,讓自己這個大婦一來就得要當嫡母。 這等情形在高門大戶不是沒有,許多心胸狹窄的大婦遇上這等事情,要么就虐待這些外室生子,有些更是直接趕出門去,不予承認,鬧得沸沸揚揚。 沈宜修自然不至于如此,但是若是遇上這等事情,肯定也還是心中不舒服的。 “嗯,宛君這么一說倒是讓為夫有些慚愧了。”馮紫英把懷中女人摟得更緊了一些,“這尤氏姊妹倒是干凈人,……” 馮紫英簡單地介紹了這二尤和自己的淵源,倒是讓沈宜修頗為驚訝,尤其是尤三姐曾經救過馮紫英一命,更是讓沈宜修頓時覺得不一般了,她就說自己丈夫怎么會無緣無故納了兩個胡女為外室,以馮紫英的名頭,這京師城中要納妾養外室的話,這等寒門小戶女兒能從西直門排到東直門。 “既是如此,那相公就更該早些把兩位妹妹抬進府里來了,也讓咱們府里多幾分人氣。”沈宜修挑了挑眉道,“這事兒相公就不必操心了,妾身去替相公辦了就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