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鹽茶水管飽,但是要分批次去,一次不能喝太多,這一波不該他們這一隊。 先是一個小旗走,然后變成了一個總旗走,這種橫排達到五十人的隊伍,就這么按照鼓聲節奏反復來回,周而復始,趙二柱已經記不清走了多久了,但他估計每天三五十里地肯定有。 但他知道腳下的布鞋在十天之內就換了兩雙,自詡身輕如燕跋山涉水牛皮吹得震天響的那幫家伙一個個腳上水泡蔫了又起,最終化為了各種厚繭。 伴隨著一聲急促三響鼓聲,趙二柱和周圍斜躺在棚子里的伙伴們一樣下意識翻身而起,幾息之間就要形成一個整齊的橫隊。 無數次的挨打挨罰,先是相互打,然后是別人來一起打你,最后變成了犯錯的那個小旗一起受罰挨打,迫使趙二柱在睡覺時都經常夢見那滲人的鼓聲。 又該出城去了。 從最初的在較場內平地里的反復走停跑挺,轉向,這種枯燥而繁瑣的動作都快要把人逼瘋了,但是即便是幾個人不適昏死在場上,也絲毫沒有讓兩個滿臉橫肉一個瘸腿一個少了手指的家伙有半點動容。 十日之內,已經死了兩人,鼓噪帶來的結果就是被定為預備小旗和預備總旗的幾十人集體在較場內互相笞杖,從此在沒有人敢挑戰那兩個據說在大同邊墻外從蒙古人手里逃得性命的家伙。 死了的人得到的安葬費據說比原來屯衛里死了的夫子還要高兩倍,這也是讓大家默然無語的主因,既然賣了命,那就別只有一口氣走到底了,再大也不就是一個死。 橫隊立定,間隔一丈,站在校場最高處搭起的臺子上,馮紫英面無表情,伴隨著有節奏的鼓聲想起,橫隊前行,略顯散亂,身體僵硬變形的,同手同腳的,踩不著鼓點的不少,但是沒有東張西望的,所有目光都平視前方,這一點讓馮紫英很滿意。 十天工夫,訓練量基本上達到了極致,能夠有這樣一個差強人意的情形,馮紫英知道自己該滿足了。 現在還看不出什么,一切都要等到自己老爹派來的火銃新軍到來之后才知道結果,自己先期的這種預備式訓練究竟能起到多少效果,他也一樣心里沒底。 不過練總比不練強,這種隊列練習既然能夠在熱兵器時代繼續保留下來,自然有其道理。 三日后,老爹派來的火銃軍就要抵達,現在據說已經到了山海關了。 馮紫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還有兩個多月,誰知道兩個多月后,所有這一切會變成什么樣? 他很矛盾,既期待,又懼怕,對一切不可預測的懼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