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說實話,馮紫英的本意本來是要為日后在遵化和密云也要打造類似的煤鐵復合體來做準備,還沒有考慮過西山窯的事兒,即便知道西山窯是一個大膿包,但也還沒有想到馬上就要去擠掉,就那么多了幾句話,沒想到卻會引起這么多人的緊張。 遵化鐵廠那邊需要與工部和兵部協(xié)調,鐵廠是工部所轄,但是所產(chǎn)鐵料均為兵部軍器局所用,所以需要和兩家協(xié)商,現(xiàn)在遵化鐵廠陷入了困境,工藝落后,效率低下,質量低劣,貪腐嚴重,人浮于事,讓軍器局那邊十分不滿,但軍器局那邊的工坊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密云這邊情況原來只有一些民辦的小鐵礦,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是馮紫英目前關注的重點。 密云去年遭遇蒙古人入侵之后幾乎被毀成白地,大量流民涌向京師,給京師造成很大壓力。 即便是到了現(xiàn)在經(jīng)過驅趕和賑濟吸引等手段,密云原來超過十萬人的百姓回去的也不足四萬人,加上原來藏在山中的大概有兩三萬人,仍然有兩三萬游離在外,加上懷柔、昌平、營州、平谷等地逃亡的流民,至今仍然有七八萬流民在京城內外暫居,這也是現(xiàn)在京師城社會治安壓力倍增的主要原因。 引入山陜商人的資本和莊記的熟練匠人及技術,密云那邊很快就能出成果,尤其是去年兵亂之后大量流離失所的流民更可以成為這些鐵礦和鐵廠的初級勞動力,甚至還不用離鄉(xiāng),可謂一舉兩得。 順天府這樣一個大府,不是單靠做某一項工作就能折騰起來的,吳道南無心政事,那么馮紫英當然要抓住機會,看看吳道南在順天府的幾年,工礦不興,水利不修,商貿不活,除了教化外,吳道南基本上沒干過其他事情。 看起來這似乎才是一個真正的文人純臣,但這對百姓何益? 馮紫英現(xiàn)在手底下的人還是少了一些,雖然像汪文言也已經(jīng)招募了幾個不得意的書生和落魄解職的吏員作為不下來幫忙籌劃,但是在衙門里這一攤子,除了傅試經(jīng)過幾番考驗之后可以納入可用之人外,其他人,馮紫英還真不敢托以心腹。 還得要慢慢來,馮紫英雖然內心再著急,也知道順天府的事情需要循序漸進,既要講時機,也要講策略,否則反噬之力,有時候反而會讓你欲速則不達。 但只要堅持這么走下去,機會成熟一個,便下手一個,務求一舉成功,而成功一次,便能借勢積攢起一些威望,吸引到一些效命之人,久而久之,以求大成。 這為官之道,不就是這樣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