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他在不斷穩固擴大自己的基本盤外,他還不得不想辦法把每個群體圈子中的領袖人物牢牢抓住,建立起穩固的關系。 大周這樣一個王朝帝國,不是一個兩個人想要玩轉的,沒有一個穩定并不斷壯大的文官群體來支持你,你日后怎么和皇權周旋對抗,怎么去推進自己的政策開疆拓土? 當然馮紫英也不是一味排斥皇權,甚至在很多時候也還要附從和利用皇權。 一句話,符合自己意圖的皇權才是好皇權,符合自己思路利益的文官才是好文官,但從長遠來看,文官這樣一個龐大群體顯然更容易操控影響。 鹿鳴宴之后,范景文一行人都要各自歸家。 畢竟這等光宗耀祖的大事,都是要回去對家鄉父老和家族有一個交代的。 同時也要向地方上宣示,這一個家族出了舉人了,不是隨便誰都可以輕易 以輕易欺侮和打主意了,甚至這個家族也具備了在一個縣甚至一個府迅速興旺崛起的基礎了。 事實上馮家在臨清那邊也早就送信過去了,也需要張燈結彩的大肆宣揚一番,尤其是像馮家這等武勛家族,突然出了一個可以實現家族轉型的舉人,那就意義更不尋常了。 同樣在京師城里,這樣的慶賀也必不可少。 只不過因為馮唐不在京師而在榆林,所以很多近乎于報喜慶賀的方式就只能通過馮紫英自己去上門送貼子的方式來實現。 這時候馮家人丁單薄的劣勢就顯現出來了。 如果是馮紫英的兩位伯父還在,那么哪怕馮唐遠在榆林,這等事情也可以由他的二位兄長來經手操辦。 又或者哪怕是馮紫英的兩位伯父不在了,如果他們兩位留下有成年的子嗣,也就是相當于馮紫英的叔伯兄長,他們也可以來替馮紫英操辦這一切。 但是馮家卻是長房二房不但上一輩戰死疆場,而這一代卻是要么病死夭折,要么就是沒有子嗣,兩門絕嗣,所以擔子都壓在馮紫英這個三房獨子一人身上,這就為難了。 要說有齊永泰和喬應甲這兩位算是業師的角色在,也可以替馮紫英張羅一番,但是這二人現在位置太過敏感,又都處于風口浪尖之上,所以不好出面。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馮家原來的人脈圈子幾乎全是武家勛貴這一塊的,這些文官何曾和這些武家勛貴打過交道,這也同樣不太方便。 “紫英,你父不在京師,這等事宜便由愚伯來替你張羅吧。” 在收到馮紫英拜帖的第一時間,王子騰便感覺到機會來了,立即就把馮紫英讓進了自己書房,當面第一句話便是劈頭蓋臉,不容馮紫英推托。 “王、馮兩家也是多年間交情,你父親臨走榆林時也曾托付我好生照顧你,現在你高中舉人,咱們這些當年跟隨太祖打天下的武將后繼有人,當然要好好慶賀一下。” 臥槽,馮紫英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也低估了眼前這個王家當家人的厚黑程度,這一上來就給自己甩了這么一個大招。 馮家和你們王家關系有那么熟絡么?還我爹把我托付給你?特么要不是你在從中作梗,老爹怕都能去山西鎮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