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營內(nèi)不光是他們,還有不少其他考生,大多十三四歲,都是來自大宋各地的童子試考生。 這次一共有三千名童子試考生,其中以開封府的人數(shù)最多,足足有一百余人,這也是為了照顧京城權(quán)貴子弟,像龐籍孫子龐恭孫、張堯佐的孫子張椿等等。 他們基本上不用考解試,只要獲得太學(xué)、國子學(xué)以及弘文館推薦名額,便可直接參加省試,這些權(quán)貴子弟占用了大半名額,剩下的十幾二十個名額才由廣大平民百姓打破頭去爭奪。 范寧是兩千七百八十六號,蘇亮是兩千一百九十九號,兩人相隔不遠(yuǎn),但應(yīng)該在大營后面去。 “在這里!” 蘇亮終于看到了大帳前的牌子,兩千一百八十號到兩千一百九十九號。 “范寧,我的考帳找到了!” 大帳一半被掀開,里面整齊地擺放著二十張桌子,但桌上的考號還沒有編,這是不讓考生預(yù)先知道自己具體坐在哪里,以免他們隱藏作弊資料,反正只要找到考帳,其他就容易多了。 范寧也找到了自己的考帳,里面也擺放著二十張桌子,他記住了大概方位,轉(zhuǎn)身剛要走,或許真是冤家路窄,只見柳然和兩名考生迎面走來。 “我考帳在這里!” 柳然指著范寧身后的大帳興奮大喊:“我找到了,就在這里!” 他一抬頭看見范寧,不由呆了一下。 自從上次朱佩去柳家拜年后,柳然和范寧的關(guān)系就變得有點微妙起來,至少柳然的心態(tài)變了,他對范寧的態(tài)度就開始敵視起來。 “喲!真巧啊!” 范寧笑道:“柳兄居然和我在一個考帳。” 柳然臉色很難看,勉強(qiáng)擠出一絲笑容,“范賢弟的考號是多少?” “我是兩千七百八十六號,柳兄呢?” “我是是兩千七百八十號,我們座位應(yīng)該很近,范賢弟這次勢在必得吧?”柳然酸溜溜問道。 “哪里可能勢在必得,我根本就沒有復(fù)習(xí)好,不知拿什么考?倒是柳兄很胸有成竹啊!” “彼此!彼此!我心慌得很,恐怕這次要名落孫山了。” 兩人虛偽地互相謙虛對答,客氣得就像兩國談判使者見面一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