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大宋超級學霸》
第(1/3)頁
熙和元年十月,范寧離開京城四個月后,錦州城失守,八千守軍死傷過半,主將劉臻死在亂軍之中,一萬五千遼軍占領了錦州城。
與此同時,上將軍、征北副帥曹詩率領的十萬宋軍前軍在遼西州以東的大靈河北岸遭遇了遼國皇帝耶律洪基親自率領的十萬遼軍精銳騎兵,雙方在大靈河北岸展開了殊死大戰,宋軍最終不敵遼軍,大敗,遼軍趁勢追殺,宋軍傷亡慘重,堆積尸體甚至使大靈河斷流。
十萬大軍損失過了六成,前軍主將曹詩收攏三萬五千殘軍向錦州撤退,距離錦州約三十里時,遇到了北逃而來的將領李頌,曹詩才得知錦州已被大定府遼軍偷襲得手,斷了他南撤的后路,曹詩軍隊的干糧只夠吃四天,正不知所措之時,李頌提議軍隊可以向大定府撤退。
遼軍主力從大定府前來偷襲錦州,那么大定府此時一定防御空虛。
曹詩采納了李頌的建議,率三萬五千殘軍向大定府退去........
耶律洪基現耶律乙辛暗中通宋后,便使用了反間之計,責令耶律乙辛編造出上京內亂的謊言,又造出耶律洪基倉惶北撤的假象,成功騙過了大宋,使宋軍貪功冒進,以至于慘敗。
就在曹詩大敗的同時,從水路北上的大宋水軍,也遭遇了三萬遼軍的伏擊,事先做好充分準備的遼軍,用數千只皮筏子滿載兩萬桶火油,在遼河上火燒宋軍戰船,四百多艘五千石以上戰船被大火圍困并徹底燒毀,損失糧食三十萬石,草料二十萬擔,宋軍水軍死傷七千余人,主將苗順利無法撤退而自殺殉國,這是宋軍水軍成立以來最慘重的一次損失。
消息傳到京城,京城朝野一片嘩然,主帥韓絳也主動向朝廷遞交了辭職書,愿意承擔兵敗的全部責任,向朝廷提出了辭職。
御書房內,幾名宰相正在和天子趙頊緊急商議應對之策,王安石見趙頊憂心忡忡,壓力極大,便出言安慰他道:“陛下,勝敗乃兵家常事,宋軍一戰之敗,并不代表我們就處于劣勢了,我們現在國力依舊占據上風,只要應對得當,還是能扳回局面,占領遼陽府。”
“一派胡言!”
旁邊富弼終于忍無可忍,起身斥責王安石道:“現在還居然在考慮占領遼陽府,簡直就是做夢,現在應該先考慮怎么保住大同府和燕山府,怎么救回被圍困在大定府的宋軍?”
王安石心中憤怒,反駁富弼道:“自古以來有哪支軍隊長勝不敗的?兵敗一次有什么關系,振作起來再戰就是了,兵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意志被擊潰,像富相公這樣,敗一次就認為大勢已去,開始考慮如何自保,這才是懦夫的表現。”
富弼冷冷道:“誰說沒有長勝之軍,之前被你進讒言趕走范相公敗過一次嗎?”
富弼忽然提到了范寧,頓時御書房內所有人都臉色大變,文彥博急向富弼使眼色,這個時候提范寧,不就是在天子后背插刀嗎?
御書房內頓時鴉雀無聲,半晌,趙頊嘆息一聲道:“范太師臨走時給朕提了五個注意事項,第一就是嚴守錦州,結果就是錦州失守;第二是不能輕敵遼國,結果我們輕敵了遼國,派十萬軍隊輕兵冒進;第三不能依賴水軍,結果我們用水軍為主力,導致水軍慘敗;第五不能相信耶律乙辛,我們卻輕信了耶律乙辛的情報,中了耶律洪基的反間之計,范太師絕不會和遼軍正面決戰,他一走,我們就開始和遼軍硬戰,這場大敗不是偶然之敗,是我們整個戰略決策失誤造成,是朕之過也!”
這是文彥博緩緩道:“陛下不用把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知政堂也有責任,主帥韓相公也有責任,但老臣認為,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現在我們應該考慮如何穩住眼前岌岌可危的局面。”
趙頊一驚,“形勢有這么嚴重?”
文彥博點點頭,“陛下,這次失敗并不是像王相公說得那樣輕松,而是陛下所說的戰略性失敗,先大定府的宋軍如果不救就會全軍覆滅,而且微臣估計西京大同府很可能保不住了,宋軍當務之急是要守住幽州,至于反攻遼陽府,純屬癡人說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当县|
潜江市|
浦城县|
宿迁市|
东乌珠穆沁旗|
永寿县|
若尔盖县|
福安市|
桑日县|
万全县|
江门市|
历史|
许昌县|
万宁市|
凤冈县|
灵武市|
和静县|
安吉县|
家居|
昆山市|
丽江市|
明星|
磴口县|
本溪市|
米脂县|
闸北区|
临沂市|
湘潭市|
平泉县|
乃东县|
姜堰市|
镇坪县|
孙吴县|
武功县|
永康市|
仲巴县|
东光县|
沈丘县|
宁明县|
旺苍县|
南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