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父皇雖然給足了母妃應(yīng)有的尊榮,可母妃在林皇后面前仍是矮了一頭。 “方才這話,出了這座殿門,就爛進肚里去,”穆貴妃見她一臉委屈,緩和了語氣,“南北兩朝交戰(zhàn)多年,太尉府也犧牲良多,此番承恩公大敗北朝,令北朝割讓城池,巨額賠償,遣送質(zhì)子前來議和,事關(guān)兩國和平,是功在當下,你父皇厚待承恩公也是應(yīng)當?shù)摹!? 姜扶光卻覺得諷刺:“左不過是踏著戚氏的血淚得來的榮功。” 若非十五年前,外祖父大敗北朝大軍,俞老將軍戰(zhàn)死,使北朝第一武將世家俞氏衰敗,如今承恩公還能打得過北朝? 北朝山中無老虎,倒讓承恩公這個猴子得了勢。 “怎越發(fā)口無遮攔了,”穆貴妃一臉無奈,卻也默認了她的說辭,“承恩公府如今圣眷正隆,太尉府避其鋒芒,是顧全大局,為了兩國接下來的議和能更加順利,你往后也多注意一些。” 太尉府與承恩公府向來不對付,太尉府從前主北邊戰(zhàn)事,與北朝世代交戰(zhàn),北朝肯定不希望,太尉府摻合議和一事,太尉府主動避讓,是為了促進南北兩朝議和,不是因為怕了承恩公府。 但風頭正盛的承恩公府,卻未必會這樣想,林皇后一系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不遺余力打壓太尉府。 想想姬如玄腳戴鐐銬,步行入城時,四周指指點點的百姓都是怎樣說的? 此消彼長。 可有人提過,太尉府戚氏的功績? 姜扶光也不想再提這糟心的事,惹母妃煩心:“我從萬君山,請了擅長調(diào)身養(yǎng)命的道長,為您調(diào)理身子,您要早點好起來。” “行,母妃都聽你的,”穆貴妃心中一暖,拉著她的手,“阿琰,這段時間,在宮外住的可還習慣?” 阿琰是母妃為她取的小名,從玉,炎聲,美玉也。 ‘玉’、‘炎’為‘琰’,意為玉石散發(fā)的色澤,宛若升騰的火苗一般絢彩美麗。 去歲,姜扶光及笄,父皇為她賜了小字‘扶琰’。 與‘扶光’之名,有映襯之意。 “您又在瞎操心,”姜扶光笑,“公主府光是建造就花了五年多,里里外外,事事樁樁都是母妃在操持,哪有什么不好的,您就安心吧。” 旁的皇子公主成年之后,都是在東正街里賜一座不大不小的府邸,換上“敕造”的牌匾,就結(jié)事了。 父皇卻偏疼她,在東正街圈了最好的地段命工部督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