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同中各種繁茂的靈植已經讓她看花眼。
當中一些另有乾坤的洞天福地,更是叫天師府秦長老流連忘返。
雷天師當前則在關注大漢人間那邊傳回的訊息。
紀川、王玄等人過去,并非充當密探。
但出于種種原因,大漢蜀山派、純陽宮、懸天寺、菩提寺,亦不至于完全閉塞他們的耳目。
紀川、王玄等人亦能聽到大漢皇朝一些相關風聲。
這些消息往往都擺在公開的臺面上,不涉及隱秘,自然也就不忌王玄、紀川等人傳給大同,傳回大唐人間。
總體而言,當前大漢人間風起云涌。
大漢龍虎山隱沒后,明面上最大的受益者,并非近年來一直同他們針鋒相對的大漢大空寺。
而是須彌寶部。
失去大漢龍虎山的制衡與對抗后,南荒大空寺氣焰越發囂張。
大漢皇朝宗室給他們找的新對手,便是須彌寶部。
須彌寶部在大漢皇朝的局面發展,終于有了明顯進步,隱隱然有大漢宗門圣地之首的氣象。
大空寺同他們之間,倒也正好是冤家路窄。
與之相對的則是大漢儒學世家望族勢力,同樣有所抬頭。
一方面,是漢廷帝室,利用世家儒學名門,制衡須彌寶部。
須彌寶部雖然得到更多發展空間,但世家望族同大空寺一內一外,對他們仍形成鉗制。
另一方面,儒家傳家的幾大世家名門與漢廷帝室關系更加緩和,原因恰恰在于大同之變。
大同五望覆滅,大漢本土世家名門失去一大奧援。
反過來一面,則是漢廷帝室可以對他們更放心一點,從而扶持他們,在大漢皇朝疆域內制衡須彌寶部。
當然,除了須彌寶部外,大漢皇朝也有扶持其他本土宗門圣地。
只是大漢蜀山派、純陽宮、菩提寺等圣地,當前還缺乏九重天高手挑大梁。
好在大漢人間同樣正處于天地靈氣潮涌的階段,利于修士修行。
按照紀川、王玄等人傳回的一些音訊,大漢佛、道圣地,皆有不俗俊杰。
“總體而言,沒了大漢那邊的龍虎山,還是叫須彌寶部和那邊儒學十二世家名門,得了最大好處,至少當前是如此。”
某位出身大唐世族名門的龍虎山八重天高功長老神色如常,沉吟著說道。
雷俊一邊瀏覽訊報,一邊隨口說道:“當前大面上是這樣沒錯,內里究竟如何,還要再等等看。”
他將訊報遞給身旁師弟楚昆。
楚昆看過一遍后,視線凝聚在其中一條訊息上:“大漢皇朝依照譚木為交待的消息,追索大巫龍峰,些許蛛絲馬跡,竟然指向大漢都城長安?”
雷俊輕輕點頭。
楚昆端詳這份訊報,反反復復翻看,好半晌后問道:“師兄,當代漢皇具體什么修為境界?”
“按照大漢人間那邊的消息,他上次出手已經是很久以前。”
雷俊言道:“當前具體什么修為,沒人得知,雖有他耽于享樂,根基磨損甚至引動大漢山河國運不穩的傳言,但詳情無人知曉,近年來大漢皇朝內外事,都是漢太子項璟在負責。”
楚昆:“我記得以前所看訊報,漢太子成就九重天境界,也有些年頭了。”
雷俊:“嗯,其人成名極早,少有賢名,雖然不清楚具體天賦資質如何,但不容小視,再加上天子帝王術加持,修行進境堪稱一日千里。”
漢皇昔年傳出根基磨損,影響大漢江山不穩的消息。
但漢太子項璟飛速崛起,重新穩固山河國運。
是以大漢江山這些年雖也有內憂外患并存,但這條大船整體而言航行尚穩。
只是伴隨大漢太子殿下個人修為和民心聲望都越發高漲,使得大漢朝野上下近年來最憂心的事,乃二日當空,二龍相爭。
這并非他們杞人憂天。
近些年來,內外諸多事上,常有傳聞漢皇和漢太子爭執漸多,雙方對立已經越發明顯。
“儒家世家、須彌寶部、南荒大空寺三家相爭,令漢廷帝室可以超然物外,如此隔絕固然是花了一番心思,但反過來也表明漢廷帝室內部二龍相爭怕是已經近乎不可調和了,否則漢天子和漢太子二龍聯手,強勢毋庸置疑。”
楚昆思索著問道:“不過,這會否是他們父子二人的密謀呢?就像咱們大唐那邊,當今陛下和太子殿下一樣……”
雷俊:“不忙下定論,靜觀其變即可。”
楚昆:“是,師兄。”
他再看了看那條有關大巫的訊報,感慨道:“背地里,水還很深啊。”
雷俊:“大漢朝廷擺了須彌寶部和世家望族上臺,對付南荒大空寺,但他們三家也都不是省油的燈,想必同樣各有籌謀。”
楚昆靜靜頷首,然后想起另一事:“對了師兄,聽說劉師伯成功渡過六重天到七重天的天塹劫難了?”
雷俊聞言露出笑意:“是啊,就在抱抱他們出發后不久。”
前不久,天師府授箓長老劉笑,成功渡過六重天到七重天之間的天塹劫難,成就道家符箓派七重天通天之境,也代表大唐龍虎山天師府成功多添一位上三天修為的高功長老。
府里請示過雷俊之后,雷俊晚些時候回山后將親自為劉長老加箓。
雷俊:“除了劉師伯外,姚師伯和你先后修成神庭,成就八重天境界,亦是可喜可賀。”
楚昆感慨:“劉師伯修成七重天境界,本派上三天修士,終于重新滿十人了。”
昔年李外之戰后,大唐龍虎山天師府,只得許元貞、唐曉棠、元墨白、姚遠、上官寧五位上三天高功長老。
及至如今,則再新添雷俊、張靜真、楚昆、藺山和劉笑五人。
其中除許元貞、唐曉棠、雷俊臻至九重天大乘高真外,元墨白與近年先后成功突破的姚遠、楚昆,皆是八重天神庭之境。
余下上官寧、張靜真、藺山和劉笑,則是七重天境界。
只不過姚遠即便修為有所突破,仍長居后山不出。
除劉笑之外,近年來天師府還有柯思成和雷俊的弟子卓抱節,也在為沖擊七重天境界做準備。
楚昆:“柯師兄,不知何日能成?”
雷俊:“他神思清明,至少不會輕易冒險。”
楚昆微微頷首:“希望柯師兄能早日功成。”
從頂尖高手質量上來說,一門三大乘的大唐龍虎山天師府,已然處于多年來不曾有過的鼎盛時期,甚至勝過歷史上很多為人稱道的盛世階段。
不過,如果從上三天修士的數量上來看,則當前大唐龍虎山天師府距離歷史上鼎盛時期還有相當距離。
有傲視古今的天才和相應的機緣、資源造就,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沖上平時難以企及的高峰。
但整體數量和深度厚度,則必然需要時間的積累。
好在如今大唐人間正逢修道盛世,龍虎山天師府又同樣處于盛世,將大幅度縮短其中所需時間。
雖然約好要為劉師伯加箓,但雷俊接下來還是在大同多坐鎮了一段時日。
直至,大唐人間傳來消息:
神策軍大將軍上官云博,成功更進一步,突破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間的天塹劫難,成就武圣之身。
天師府此前同大唐朝廷有過商議。
上官云博臻至九重天境界,穩固溫養一段時日后,便即動身向西,前往商州鹿城,通過位于那里的虛空門戶,抵達大同。
接下來,他將接替天師雷俊,以九重天之身,坐鎮大同,留心觀察對面大漢人間的動向。
雷俊身為天師,離山多日后,重返大唐龍虎山。
“之前辛苦天師了。”
上官云博同雷俊、楚昆等天師府高層見禮:“我境界初成,氣血翻涌,尚有待溫養,借大同之地暫居,此間事接下來還要辛苦楚道長。”
雷俊、楚昆皆道:“恭喜大將軍成就武圣之身。”
楚昆再接續說道:“大將軍太客氣了,貧道年輕識淺,接下來還望您不吝指點。”
上官云博:“不敢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