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白霜谷是上古寶地,面世至今,開啟了不下幾十余次,無數(shù)前人從中帶出了寶貴的經(jīng)驗。 但由于白霜谷受損嚴重,依然處于不斷的自我修復之中,每回開啟都會生出一些新的變化,導致地圖的準確性難以保證。 話雖如此,在宗門內部少數(shù)人之間流通的這一份地形圖,也具有極大的價值了。 “這份地圖是我托關系尋來的,是市面上準確性最高的一份,除了連接處可能會有變動以外,還是比較可信的。” 謝明瑤說道,隨后介紹起白霜谷的具體情況來。 根據(jù)目前已知的情報,白霜谷內部總共分為六個區(qū)域。 這六個區(qū)域各自具有不同的地形風貌,其內孕育的天材地寶與兇獸險境也各不相同,這一部分歷年來變化都不大,因而可信度較高。 區(qū)域之間互有連接,相對位置會時不時發(fā)生一些變動,這便是地形圖制作的難點所在。 最令人頭痛的是,這種變化還是沒有規(guī)律的,比如密林沼澤的北邊,百年前還是大光明殿,五十年前就變成了噬骨黑海。 這兩個區(qū)域的危險程度不相上下,但噬骨黑海的死亡率要顯著高于大光明殿,因此,上一個五十年,打算從北邊離開密林沼澤的修士,最后生還的十不存一。 由于這個血淋淋的案例距離他們實在是太近了,至少在天衡宗的一百名弟子之中,無人不知這隨機變化的可怖。 “在不確定其他區(qū)域是何位置的情況下,不要貿然離開原來的區(qū)域。當然,如果運氣實在不好,一上來就被傳送進噬骨黑海,那也只能自認倒霉,使出渾身解數(shù)保命了。” 說到這里,謝明瑤聳了聳肩。 秘境開啟以后,手持通行令牌的修士會被隨機傳送到白霜谷內的任意地點,因此,直接出現(xiàn)在噬骨黑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甚至可以說,概率不算低。 噬骨黑海之所以擁有如此兇惡的名頭,原因也很簡單,那便是在已知的六個區(qū)域之中,噬骨黑海的死亡率是最高的,基本上只要進去了,就很難再活著出來。 有條件進入白霜谷一探究竟的,不是七大宗門中的精英弟子,便是中小勢力中的佼佼者,抑或是身手不俗,不容小覷的散修,總之都是各有本事。 在這種情況下,噬骨黑海還能保持如此駭人聽聞的死亡率,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其一是因為,白霜谷一經(jīng)開啟,空間通道便會自動關閉,直到一個月后期滿之時,才會在此開放。 在此期間,入內的修士不論遇到怎樣的危險,動用怎樣的手段,只要不能直接撕裂空間,都是無法出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