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謝智神色就一緩,點了點頭:“這樣就好,非是臣危言聳聽,但您既是代國公,又是本屆狀元,別的勛貴可以煉丹虛度光陰胡鬧一番,您卻不能。” “要知,生民立業才是大道,道士向來卑賤,跟他們學得多了,怕是對你的聲譽有所不利。” 趙旭林在一旁亦點頭,搭腔:“謝大人說的不錯,煉丹乃外道,代國公您是國之棟梁,更是讀書人,被這等事情牽絆住,實在是讓人痛心。” “二位大人說的在理,代國公以后切不可與道士太過親近才是,您還年輕,大好的時光,怎能蹉跎在這種事上?”崔兆全也開口說著。 三人都同時對煉丹一事露出排斥,可見前朝滅亡,給臣子多大心理陰影,無論是太監干政,還是皇帝寵信煉丹士,在他們看來都不是好事。 但心里排斥是一回事,能對蘇子籍開口勸說,也說明了他們對蘇子籍態度上的轉變。 謝智跟趙旭林這二人,都是以前與蘇子籍沒有過接觸,內閣觀政后,才彼此搭上了話,不像跟崔兆全,雖曾有過恩怨,但同時也算是彼此有一定了解。 能在內閣做事的,都是老狐貍,在相識半月就說出這樣一番話,這已超出敷衍的程度,而是多少釋放一些善意。 蘇子籍并非不識好歹之人,就像周瑤昨日特地趕到代國公府勸說,他就很感謝一樣,這三位閣老此時提醒,蘇子籍同樣心里感念。 他很清楚,假如有皇命讓他們拿下自己,這三人都不會遲疑,也不會留情,可現在沒到那地步,這三人也的確向自己釋放善意,這已半個月來又一個收獲。 太子的名分,現在都潛移默化起作用。 蘇子籍向著三人團團作了揖:“學生,實在是受教了。” 這就將姿態放得很低。 但因這種事情而放低姿態,無論是在文人中,還是在武將里,都覺得是美談。只看三位閣老,尤其謝智看向蘇子籍的目光都柔和了一些,就能看出,蘇子籍這樣的回答,有多么讓他們滿意。 他們心目中的皇子皇孫就該是這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