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火急收田種,晨昏莫辭勞。’ 評判之人摸著胡須頻頻點頭,贊賞之意溢于言表。 后作出詩的是歐陽適。 他作出一首《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歐陽適家中有一弟弟從軍,想念家弟,一時思念涌上心頭。 最后廣陽王世子作出了一首七言詩,《秋夜》。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漢明。 莫遣西風吹葉盡,卻愁無處著秋聲。’ 三位評判者交換手里的詩稿,商議了一番。 一刻鐘后,公布了決定。 “柳公子以白露感嘆歲月,笑對時光,是為佳作;世子寫悲秋,卻正話反說,把不堪寫成有趣,更突出了愁的深度;歐陽公子寫白露時節,寒意逼人,懷念家人,一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道出了多少人的思鄉之情。” “故我等三人認為,歐陽公子當得魁首,柳公子次之。世子之作有趣,但少了感情。自古最是感情動人心。” 眾人并未提出異議,玩味咀嚼著欣賞三人的佳作。 歐陽適未從這巨大的好消息中回過神來,他從不認為自己能從其他兩國優秀才子中拔得頭籌,他認為自己只是勤奮,并不聰明,成為狀元也只是僥幸。 畢竟青龍國重武輕文。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