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農業-《非洲創業實錄》
第(1/3)頁
隨著“整肅”運動轟轟烈烈的開展,大量土地被空余出來,未來隨著移民的增加,勢必會全部開發出來。
當前東非殖民地農業體系還是比較混亂的,因為殖民地人口過于分散的原因,在作物種植上也是天差地別。
光主糧就有小麥,水稻,玉米,而最近東非殖民地還在嘗試在肯尼亞引入小米種植,這是恩斯特強調的,畢竟肯尼亞尤其是越往北氣候越干旱,而小米是非常耐旱的作物。
前世東非就是小米的重要產區,這個地方非常適合小米種植,畢竟東非作為熱帶草原氣候,最適合長“草”,而小米還是狗尾巴草馴化后而來的。
這是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就更加混亂,東非殖民地,地處熱帶,基本上所有熱帶植物都可以種植,劍麻,咖啡,橡膠,可可,各類蔬菜水果……
如果東非殖民地只考慮本土的溫飽問題,那隨便種什么都行,可東非殖民地作為恩斯特未來要大力發展的地區,畢竟要為工業化做準備。
而農業想為工業化做鋪墊,就必須先進行現代化改革,發揮出其規模優勢。
說直白點,就是東非的農業要去市場上廝殺,賺取大量的真金白銀,來積累東非的原始資本。
目前恩斯特手里的最好的模板是阿根廷,阿根廷是典型的靠農業起家的國家,先不論其后續工業化上的各種問題。
僅僅依靠發展農業,阿根廷就取得了巨大成功,而東非和阿根廷也有相似之處,同樣地廣人稀,同樣草原遍布。
只不過一個地處溫帶和亞熱帶,一個地處熱帶,而東非殖民地的土地僅僅在肥力上比阿根廷的黑土地弱一點。
兩者的降水量,則不分伯仲,阿根廷北部降雨可以達到1500mm左右,南部只有600mm左右,東非則是自東向西遞減,在大湖區又達到一個高峰,全地區水平在600mm到1500mm之間。
這個水準在全世界都不算差了,直觀數據:華北平原地區的年降水量大約在600mm左右,而且集中在七八月份。
而東非的卻有兩個雨季,分別是十一月到十二月的小雨季和四月到五月的大雨季。
而東非殖民地力主發展農業的原因主要還是發展農業成本比較低,只要對土地進行合理的規劃,改良一些生產工具就差不多,對技術和人員的要求沒有工業那么高。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密市|
枣阳市|
兴海县|
清苑县|
红安县|
蓬溪县|
新蔡县|
浦城县|
巴林右旗|
清丰县|
晋中市|
宁明县|
宜兴市|
科技|
怀化市|
蕲春县|
南投市|
灵璧县|
遂溪县|
丰镇市|
巴南区|
望奎县|
忻城县|
长春市|
永顺县|
罗平县|
昔阳县|
安图县|
龙山县|
尼玛县|
偏关县|
富阳市|
盐津县|
云安县|
昌宁县|
八宿县|
山阳县|
本溪市|
扬州市|
聊城市|
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