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諸葛大力也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孫景識破了,吐了吐舌頭,快步上前抱住了若藍,嬌聲喚道:“若藍姐姐!” “乖!”若藍也伸手摟過她,和她親昵起來。 孫景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一大一小站在一起,外貌還真的頗有相似之處,讓人望著更能想到母女。 “看什么?”若藍摟著諸葛大力,對著孫景陰陽怪氣:“我們全是女孩,可不是歡妹金哥!” 歡妹金哥是牛郎織女傳說中的兒女名字。 若藍一想到她在情人節的零點就過來夜襲孫景,卻被拒絕。 現在倒好,姐姐鄒雨倒是堂而皇之的拿著樂器過來,和孫景共度七夕,孫景也沒拒絕。 這個待遇差距簡直太戳心了! 又看到孫景和姐姐相對而望,而她和諸葛大力站在一旁,簡直像極了傳說中牛郎挑著一兒一女見到織女的場面。 她又怎么可能不陰陽怪氣呢! “換古琴吧?”孫景沒有理會若藍的陰陽怪氣,而是看著鄒雨手中的古箏,提議道:“今晚適合彈琴!” “彈琴?”若藍又酸了:“我倒覺得還是古箏最好!想彈琴先談箏!而且古箏也更應景不是嗎?” “為什么這么說?”諸葛大力看看若藍姐姐,又看看小雨姐姐和孫景哥哥,見他們都似乎秒懂,忍不住問道。 “你問你小雨姐姐!”若藍卻沒有直接說,而是嘲諷的看著鄒雨:“她可最懂了。” “今晚只有古箏!”鄒雨面無表情抱著古箏往天臺上走。 “看到了嗎?”若藍似笑非笑的看著孫景:“想談情,得先來真的~” 諸葛大力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這低級的諧音梗她還是聽得懂的。 琴通情。 箏通真。 但是她總感覺應該有更深的內涵。 畢竟若藍姐姐可是作家,最喜歡玩這種內涵梗了。 若藍只是摸著諸葛大力的頭,并不解釋。 她之所以說此時此刻選古箏非常應景,當然有別的緣故。 古箏的起源有一種說法:“相傳秦時有婉無義者,將瑟傳于兩個女子,二女要爭瑟,引破為二,所以為箏!” 剛才姐姐鄒雨回家,她第一時間就察覺,并且尾隨偷窺,發現姐姐去了琴房,環視一圈,似乎在選樂器。 一開始選的是古琴。 在門外偷看的若藍,感覺不妙,直接推門進去,質問鄒雨做什么,在鄒雨實話實說后,她想到今早的遭遇非常生氣,就和姐姐拌嘴。 鄒雨還是一如既往讓著她,卻又在關鍵問題上很堅持,直接放棄了古琴,拿起了古箏就走了。 當她不知道姐姐的意思? 分明就是在無聲的向她宣告:“什么都可以讓給你,但在瑟(色)方面,我必和你爭到底!哪怕不顧琴(情),將瑟(色)拉斷成兩半成箏也在所不惜!” 更讓她生氣的是,孫景竟然也主動想要彈琴。 和她姐姐一樣的選擇! 什么意思? 你們這是要在我面前秀彈高山流水,互為知音嗎? 孫景不知道若藍腦海里翻滾了這么多念頭。 他的心思很單純。 就是想學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