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鄧世榮家的親戚關系非常簡單,一點都不復雜。 他母親是民國時比較常見的童養媳,還是嬰兒的時候就被他奶奶抱回來養了。 因此,他母親那邊是沒有什么親戚的。 而到了鄧世榮這一代,只剩下三姐這一個親人,也就他亡妻那邊的親戚稍微多一點而已。 就這幾個親戚,名單都不用列,他隨口就能說出來。 至于村里人根本不用寫請帖,直接挨家挨戶打個招呼就行,鄧世榮主要列出來的請客名單,就是他在其他村的朋友而已。 這個年代的人生活圈子基本局限在上下二三村,哪怕是交際比普通村民強不少的鄧世榮,在其他村的朋友也并沒有幾個,所以他只花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把能想到的朋友名單都列出來了。 反復在腦中過了幾遍,確認該請的人都已經在名單上了,鄧世榮才騎著單車來到了隔壁馬村生產隊,找鄧允生幫忙寫請帖。 鄧允生已經五十多歲了,是邦杰大隊少有的文化人,寫得一手好字,平時誰家辦喜事,基本都會請他幫忙寫帖,還有過年時貼的春聯也同樣找他幫忙寫。 等鄧世榮說明來意,鄧允生便一口答應下來。 處理完請帖的事情,鄧世榮又開始忙其他事情,比如說找村里人預定雞鴨之類的。 之前大家都不敢多養雞鴨,直到今年夏天大隊傳出要分田單干的消息后,才陸續的有人多養了一些雞鴨,但正常的家雞飼養時間與后世那種追求生長速度的飼料雞完全不一樣。 那種飼料雞,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出售了。 而現在農村人養的家雞,基本要養殖十個月到一年左右的時間。 所以,今年夏天才開始多養雞鴨的人家,現在還沒有到出售的時間,鄧世榮想要購買十幾二十只雞和鴨,那至少也得找十幾家預定才行。 除了雞鴨以外,豬也得預定兩頭。 之所以要這么多,主要是不止鄧世榮他們家擺酒,人家女方那邊也要擺酒,而按照現在的結婚規矩,女方家擺酒所需要的酒菜,都是需要男方家來承擔的,就是在結婚之日的頭一天,男方要把餅、酒、米、豬肉、雞、鴨等食品給人家女方送去。 這些東西要送多少,其實都是要提前通過媒人說好的,如果男方家買不到這么多豬肉或者雞鴨啥的,也可以商量著把這些東西折成錢,讓人家女方自行購買。 如今,鄧世榮不僅是媒人,還是男方家長,這面對面很多東西就不太好意思談了。 第(1/3)頁